“没有!”
梁孟松想也不想,“没这个可能!”
“对嘛,就连40/45nm工艺,三星还是靠我们,很难说不会又在一个节点上卡住,难以突破。”陆飞严肃说,“这么一比,台积电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不管现在,还是将来!”
“台积电那边计划今年过渡到32nm,然后最早在明年转向28nm,我们的进度并不比台积电慢。”梁孟松自信满满。
“梁博士,假如,我是说假如,假如没有最先进的代工厂给逻辑造芯片,假如逻辑还造不出比较先进的光刻机,假如……”
陆飞把前世华为遭到的打压说了一遍。
“陆总,这种极限施压情况下,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考虑多重曝光技术。”
梁孟松沉吟片刻,一一列出优缺点。
尤其是缺点,虽然经过多重曝光工艺,可以改变光刻机的制程极限,但良品率低。
而且每次曝光都需要校准,而对准误差会在多次曝光中积累,进而影响芯片的质量。
“除了损耗,就是成本,多次曝光需要更多的光刻胶、耗材和设备,这个投入可能……”
不等梁孟松往下说,孙红军突然打断。
陆飞和他相视一笑,光刻机的光刻胶等材料,早就纳入备胎计划。
“梁博士、尹教授,我们已经投资了博康化学等十几家公司,研发攻克光刻胶这些重要材料。”孙红军笑说,“而且找了德国的明斯特、亚琛工业等多家高校,跟我们国内的科研院校,合力打破霓虹这方面的优势。”
“啊?”
梁孟松和尹志尧面面相觑。
“这是公司的绝密,注意保密。”
陆飞郑重地叮嘱,现在需要偷偷摸摸地发育,特别是光刻机,最缺的就是发育时间。
“陆总,孙总,你们放心!”
梁孟松信誓旦旦地保证,就算台积电、三星的光刻机领先逻辑,哪怕制程工艺先突破28nm,甚至20nm也无妨,他能想办法从28nm,跨越22nm、20nm,直接到14nm。
把因为光刻机设备和技术封锁而落后的代差跟时间,统统给追回来!
“是不是又要跳代?”
陆飞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梁孟松点头说:“只要尹总能造出28nm光刻机就够了,别是14nm,就是7nm,我也能你们给搓出来!把光刻机上的劣势给扳回来!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