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王都,泗沘城外。
清晨的微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在百济都城泗沘城外那片广袤无垠的平原上。
扶余义慈身着一袭沉重且华丽的战甲,缓缓走出营帐。
这件战甲承载着百济历代君王征战沙场的荣耀,如今却似有千斤重,压得他步履略显沉重。
他抬手轻抚战甲上那精美的纹路,心中五味杂陈,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困境在脑海中不断交织。
“大王,将士们已集结完毕,等候您的训示。”
身旁的亲卫低声说道。扶余义慈微微点头,深吸一口气,大步迈向校场。
校场上,数万百济士兵整齐列队,然而,在这看似严整的军阵中,扶余义慈敏锐地捕捉到了士兵们眼中的忐忑与不安。
他登上高台,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的每一位将士。
“百济的勇士们!”
扶余义慈的声音雄浑而有力,在空旷的校场上回荡。
“今日,我们的家园正遭受大唐的侵袭,我们的妻儿、父母在后方惶恐不安。我们是百济的脊梁,是守护家国的利刃!今日一战,为了我们的亲人,为了百济的荣耀,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绝不能退缩!”
士兵们纷纷振臂高呼,激昂的呐喊声直冲云霄,试图驱散心中的恐惧。
扶余义慈看着士气稍有提振的士兵们,心中稍感欣慰。
扶余义慈在百济的声望其实是很不错的,将士百姓也比较爱戴。
前些年在对新罗的战争中,不断的取得胜利,也奠定了扶余义慈的威名。
加上不断进行的改革,虽说最终没能彻底的改革成功,但也是让不少百姓得到了实惠。
站在百济臣民的角度去看,他们的大王,是武能开疆扩土,文能治理地方的贤明之君。
然而战争,从来就不曾计较这些。
随着号角长鸣,百济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拔,向着前方那弥漫着硝烟的战场进发。
扶余义慈骑在他那匹高大的白色战马上,位于中军位置,目光坚定地凝视着远方。
沿途,翠绿的草木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也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残酷战争而悲戚。
当百济大军抵达战场,与大唐军队遥遥相望时,扶余义慈看到了对面那整齐划一、气势磅礴的军阵。
大唐军队的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刀枪如林,寒光闪烁。
他心中不禁一凛,但多年的君王尊严让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