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因为母亲去世,但其他人大多都是父母离婚。
方豫大会考结束后,他们班里十一个同学的父母都在这时候办了离婚。
算上借读生,他们班一共五十二个人,大会考后父母离婚率超过百分之二十。
现在离婚率真踏马高,结婚率又低,这样下去,婚姻制度要彻底完蛋。
不过也没办法,无论是一夫一妻也好,还是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也罢,所有婚姻制度的诞生最长也不过万年左右。
和智人两百万年以上的生物史比起来,连百分之一的时间都不到。
从本质上说,婚姻制度是跟随农耕文明所形成的。
在农耕文明形成之前的采集社会部落时代,是没有稳固婚姻这种东西存在的。
所谓原始母系社会,并不是女性地位在部落中有多高,而是所有人都只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全员内个。
农耕首次把人类限制在一片土地上,人类停止了采集的迁徙,这才首次形成了稳固的家庭结构,有了家庭内分工的需求。
人类想要生存,就离不开衣食住行,耕地种田解决了食物问题,修建房屋解决了住的问题,驯服牲畜伐木造车解决了行的问题,纺织裁剪解决了衣问题。
耕地、打猎、伐木、建造这种重体力劳动更适合男性,而女性因为体力弱势只能去做相对不那么重要的防止裁剪工作来换取自己的生活物资。
男女在一起,除了能够保证繁衍,更能够解决自己小家庭内部的基本生存需要。
而土地是生产资料,女性的纺织能力却只是生产力,因此掌握了生产资料的男性,在农耕文明的婚姻制度下,具有绝对的强势地位。
婚姻,从一开始就不是爱情的产物,而是生存的需求。
这样,才诞生了最初的婚姻,并一直跟随着农耕文明延续至近代。
人类社会长达万年的农耕文明,让婚姻制度一直都保持一种极为稳固的状态。
但现代工业文明又再次将人类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人类恢复了迁徙流动,更把女性和男性之间的生产力差距,拉近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而且社会分工的细化,让人类不再依靠婚姻,只要有一份工作,同样能在社会中获得稳定的生活物资。
这样一来,婚姻一下子失去了生存需求的硬链接,只剩下了感情维系、社会习惯、宗教习俗等软性纽带,稳固性自然远比不上从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