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
“所以,基特韦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甚至说发展前景十分暗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对市内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那未来基特韦市就有可能衰落,并且退出全国经济前二十的行列。”
基特韦的人口在东非排在前三十,但是经济却在国内排到前二十,这也可以看出目前基特韦经济质量在东非全国算是比较高的。
而正是因为如此,德伯尔恩市长才不甘心,基特韦在未来衰落成为帝国的一座可有可无的城市。
毕竟,基特韦的经济不错,这导致一直以来,基特韦的官员质量在全国属于中上游水平,而正是因为如此,这种高质量的官僚才更有“冲劲”。
为什么如此说,道理很简单,世界任何国家的官僚想要“进步”,必然都会谋求到经济发达地区就职,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才虹吸。
而基特韦在这个时代,算是东非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基特韦的官员质量尚且比东非其他地区要高一些。
只有那些平庸的官僚,才会选择,或者说不得不被“流放”到落后地区坐冷板凳,至少在最高级别政府不干预的情况下是这种情况。
这就容易造成恶性循环,有能力的官员主动向经济发达区域流动,而本就能力平庸,甚至废物的官僚却留在经济本就困难的地方“作威作福”,这进一步会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
而德伯尔恩能做基特韦市的市长,本身能力是有的,且比较有想法,所以他并不想看到基特韦市的没落。
德伯尔恩对市政府的其他人说道:“所以,为了基特韦市的发展,我们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至少在我这一任,基特韦市必须转型成功。”
“我们市的产业必须转型,并且向着多元化发展,一步步摆脱对铜矿资源的严重依赖,在农业,能源,制造业,环境上着重发力。”
“尤其是制造业,要推动电力,汽车零部件,家电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们市本身有发达的有色金属冶炼和深加工体系,依托这一点,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借力打力。”
“同时,推动和莱茵市,姆贝亚市,新法兰克福市的合作,引入新技术,新人才和新理念。”
针对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基特韦市的教育和科研能力比较薄弱,毕竟东非的高等教育和大型科研工作,主要由东非中央政府主导,而基特韦市没有全国重点的大学和实验室,自然也就缺乏相关人才和技术。
而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