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反应在铁路上尤为明显,上个世纪,东非铁路数量少,里程短,这使得任何铁路沿线城市都能从中获益,推动城市的发展。
但是,到了今天,东非已经是世界第二大铁路国家,全国铁路里程超过三十万公里,只要稍微重要点的城市,基本上都连通了铁路。
这种情况下,铁路沿线城市,甚至部分铁路枢纽城市的地位大大下降,在铁路缺乏的年代,路线可选择少,而如今东非铁路如此发达,可选择路线多,这反而疏解了部分铁路枢纽的作用。
就比如上个世纪,东非中央铁路建成时,大部分人员和物资都十分依赖中央铁路运转,放到现在,中央铁路的人员和货物占比,其实已经大大下降。
一些重要的铁路或者公路枢纽尚且如此,更何况基特韦并非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当然,基特韦也是公路,铁路和运河交汇的城市,但是这种交通枢纽在东非比比皆是。
就像前世远东帝国,随着公路网络和铁路网络的建成,形成了众多的区域性交通枢纽,这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是好事,但是对于原本的一些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反而不是好事。
基特韦在上个世纪,虽然不是交通枢纽,但是因为当时东非铁路少,作为中央铁路沿线的基特韦市因此获利,但是随着东非国家铁路网络的建成,铁路沿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已经变得很弱。
而基特韦的水运,却恰好相反,因为东非本身地形原因,导致东非水运始终不能占据交通的重要位置,只能作为铁路和公路的补充,所以,虽然基特韦有人工运河,却也很难依托这一点发展起来。
德伯尔恩接着说道:“交通上,我们市没有形成全国性商贸,物流等中心的有利条件。”
“而资源上,我们市的铜矿资源虽然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却也受到外部竞争的威胁。”
“首先就是外部铜矿产地的兴起,这导致我们的铜矿资源变成了一种可替代资源,其次,帝国本身的铜矿分布也比较均匀,这也对我们基特韦市的铜矿开采等相关产业形成了冲击。”
铜矿带的铜矿资源是东非全国最丰富的,但是东非其他地区的铜矿资源其实也不算少,就比如波西米亚省,萨尔茨堡省,西海岸省等都有可观的铜矿储量。
“而除了铜矿资源以外,我们市的其他资源短板十分明显,这也是导致我们市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重要原因。”
“其他方面,教育,科研等领域,我们市也并不突出,这就使得我们市的优势产业地位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