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修建了宫城,整个蓬莱岛几乎都按照他的想法去建立。
待在蓬莱岛上,就像是待在中原一样,再加上蓬莱距离中原近,大批大批的汉人进入蓬莱,现在就算是让他去中原其他地方就藩,他也不愿意了。
既然做不了天子,那他就在蓬莱岛上慢慢发展。
真正急火攻心的是李显,在武曌的四个儿子中,李弘和李贤都是有能力的,只不过一个身体不好,一个性情太过急躁,容易听信谣言,结果导致母子成仇。
剩下的李显和李旦都没有什么能力,但李旦是个好人,而且很有自知之明,也不贪恋权势,所以能够果断的让出皇帝位。
但李显就不是如此了,他属于没有什么能力,但不自知,而是认为自己很聪明,然后经常搞出一些让武曌啼笑皆非的事来,政治手段之拙劣,连十几岁的武曌都不如。
李显这个人还刻薄寡恩,这本来不算是特别差的缺点,但没能力掌控局势的人,还刻薄寡恩,那可真是既不能控制人,又不能得人心。
所以当初武曌直接就把李显排除掉了。
李显当时就破防了,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如果他不是武曌的亲儿子,现在就已经踏进黄泉了。
所以在李旦退位后,武曌对李贤都没有评价,却说李显“魏王轻佻,不可君天下”,可想而知武曌对李显的厌恶了。
李显得知太平公主被封为皇太女后,直接气的吐血,在临昏迷前,他颇为不甘的问左右道:“本王难道还不如太平一介女流吗?
难道太平是堪比母后的天骄吗?
本王不服!
母后偏颇太平甚矣。”
说罢便直接昏迷过去,言语流出,成为坊间笑谈。
————
对于大唐帝国的分封政策在高宗天后年间的发展,笔者认为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野蛮生长”。
帝国内部复杂又波云诡异的权力争斗,以及天后武曌“重内轻外、强干筑基”的执政思想,使大唐朝廷着重于解决帝国内部的问题,并没有对整个开拓分封进行整体的规划,这从仅仅只有一次的会盟中可以看出。
在高宗天后的执政期间,朝廷发布的劝课农桑相关诏令高达七十三封,发布的整顿吏治的诏令高达五十四封,但有关于对外指导的诏令,只有五封,这种数量上的绝对差距,证明了中央朝廷的偏向。
后来的史实证明,天后武曌在这一阶段所实施的政令,使帝国内部本该增长的矛盾大幅度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