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凭军校的几千个人,哪怕是未来扩招,张静一相信,也无法真正改变这大明的土壤的。
就如那些读书人一眼,真要论起来,单凭一群进士和举人能彻底控制天下,甚至可以和皇帝抗衡吗?
不,他们的实力,并不只于此。
这些在朝的进士们背后,是上万的举人,是十数万的秀才,是无数从小就开始拿着四书五经启蒙的童生。
这才构建起了一个金字塔形的利益结构,并且形成了一个地主士绅们组成的巨大利益集团。
任何人想要撼动一个如此规模庞大的群体,哪怕是皇帝,也绝无可能。
要对付他们,唯一要改变的,就是土壤。
现如今,天启皇帝已经拿出了银子,愿意每年拿住接近两百万两纹银来作为军校的保障。
那张静一自然而然,便需要借此扩大军校的影响了。
卢象升办事很利索,主要是新县这边的官吏多,而且办事都很干练。
因此,大量的学习单子印刷出来,其实就是一张报纸大的纸张,里头有一些学习的指南,包括了简单的语文和数学,需要认识两百五十个常用字,同时需要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
当然,里头还有一些十万个为什么里的简单题目。
紧接着,他们开始派人分赴各州县,张贴招生的榜文和布告。
一下子,京畿内外震动。
这种震动是必然的。
对于绝大多数的农家子弟和匠人子弟们而言,军校的吸引力极大。
这个时代,不饿肚子就不错了,还包吃包住,居然还承诺每日有三两肉食,这决计是寻常人不敢去想象。
对于农民而言,大抵相当于是老鼠掉进了米缸里一般的感受。
最吸引人的,还有三两纹银的补贴,而且是足额发放。
军校中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开销,三两银子若是自己用,绝对可以让自己过的十分舒坦,哪怕是家里有负担,每月寄二三两银子回家,只怕一家人也够吃用了。
这等优渥的条件,再加上现在东林军校本就盛名在外,莫说是那些勉强有一些经济能力的人,即便是一些佃户的子弟,现在似乎也动了心。
各乡村里,总有人绘声绘色的在晒谷场里说着这件事。
于是乎,到处有人抢着去各个集市里领这单子。
而后,想着办法,开始对这学习指南开始去学习。
田间有许多年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