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人来的晚,那些紧要的部门都被郑玄弟子一系和原颍川世家一系之人占了。
他们也想有己方的声音,需要朝堂上多一点自己人,总不能便宜都让那些豫州人占了吧。
故而除了郑玄弟子那一系保持中立后,其它两方各个引经据典,吵得脸红脖子粗。
而始作俑者张良,则是一言不发的躲在其岳丈身后看热闹,为此还被蔡邕小声说教了几句。
最让众人意外的是,一向韬光养晦,不怎么在朝上争的荀氏众人也加入了争论。
只不过除荀彧之外,其他人都不赞同开科举,认为时机不太成熟。
就在众人争执不休,谁都说服不了谁时,得到张良暗示的程昱出列说道。
“尔等如此排斥科举,难道是想老调重弹,借着举孝廉的机会将自己人选到官府任事,难道是想结党营私么。”
“党锢之祸未远矣,天下还未定鼎,你们怎么就如此急不可耐呢。”
“莫要眼红荀家,要想学人家一门六杰,你们就回去让后辈好好读书学习,凭自己本事来拿官职。”
此言一出场上立刻就静了下来,没有人能想到程昱敢拿荀家说事,那些被点名的世家之人也俱都面色不虞,出言指责其一派胡言。
最终还是刘备出言制止了争吵,让张良收拾他弄出来的烂摊子。
当时张良说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样听着倒是不错,通过察举上来的也都是一些有才能的人,有我看着相信众位暂时也不敢乱来。”
“可这种制度弊端太大,很容易被少数人把控,成为排除异己,结党营私的手段。
“党锢之事你们应该有切肤之痛,很多人应该也曾经经历过,或者父辈受迫害过,在这里我也就无需赘述。”
“我们来说说察举荐才,举孝廉的另一个弊端,那就是容易造成一潭死水的困局。”
“就以汝南袁氏为例,其家出了四世三公,门生故吏在百余年间更是广布天下。”
“袁绍与袁术两位伪王为何能够轻取冀、兖、豫等州郡,还不是受了祖宗余泽。”
“说句诛心之言,袁隗那老儿不怀好意,当初能被我用钱买通,让我大哥违背三护法当幽州牧,恐怕早就存了乱天下之心。”
“诸位信否,如果不是我兄长站出来匡扶汉室天下,黄巾贼还要继续闹下去,这中间安的什么心,想必不用我多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