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洛阳。
大宋的西京。
如今已是旧党人士大本营。
昔欧阳修与梅尧臣效仿白居易九老,作洛阳七友,后来富弼与王安石政见不和,在洛阳作耆英会,一共一十一人。
富弼去后,文彦博留守西都,代主持耆英会。
文彦博为耆年会﹐一共十三人﹐人为一诗,命画工郑奂图于妙觉佛寺。
不过司马光认为文彦博所办的耆英会太过奢侈,谁都知道文家深度参与了章越在熙河的开拓之事,得了凉州打通丝绸路,富弼去世后,富家就退出了此事,所以文家和吴家包揽这些。
大宋在此每年补贴军费数百万计,陕西的百姓为此承担劳役,但是文家却借着朝廷的东风,赚得是盆满钵满。
司马光觉得文家这钱赚得不干净,以耆英会办得太奢侈,不是他们应该玩的缘故,所以司马光自立门户弄了一个真率会。
真率会规矩很简单,相约酒不过五行﹐食不过五味。
主打的就是一个艰苦朴素。
这一日,司马光与郭林,范祖禹等数人酌酒,于独乐园的竹林中。
虽是酌酒,但其实是以茶代酒。
司马光与王安石都是宴会里停盏不饮的存在。
包拯为群牧使时给身为下僚的二人敬酒,百劝之下,司马光勉强饮了一盏,王安石说不喝就不喝。
从古至今能做到‘廉俭’二字,你犯再大的错,旁人也不忍指责你什么。
王安石的倔强是坚决不妥协的倔强,而司马光的可以‘变通’的倔强,反而是一等更可怕的‘倔强’。
司马光遍览竹林对郭林,范祖禹两位心爱弟子道:“昔欧阳文忠在钱幕(钱惟演幕僚)时,目睹洛阳遍布竹林,每年竹林所出十余万贯,竹林深处小斋闲馆在期间,供人游赏,不予以限制。”
“但到了明道初年时,官吏手持斧刃,无论竹林谁属,是公是私一律砍伐,最后昔樊圃棋错之所为地榛园秃之地。官吏们打着‘与公上急病’的名义,层层加码,敛取无度,不竭不止,此举不仅无益于民,且害于民有益之物,实非君子节用而爱人之道啊!”
“而从熙宁以来,如此之事比比皆是,但元丰之后,满朝之上又有谁敢言之。”
郭林,范祖禹二人叹息。
司马光道:“其实无论是富公的耆英会,还是真率会,都是一个用意。”
郭林,范祖禹皆道:“学生不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