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紧不慢地说,「饭庄那边你别指望太多,我还考虑明年是否要开分店,所以利润只能嫌拿出一半来给大家分。日本那边税又比较重。即使和咱们共和国有协议,不重复收税,但估计拿到国内,一千万的毛利也就剩下八百万人民币了,三一三十一,咱们公司能分到二百七十万纯利吧。拉杆箱的情况就要好的多,由于别无分号,只此一家,我给国内这边进价定的贵,我自己的大刀商社那边让了利,利润几乎全截留在了国内易拉得公司的账户上。这样我们给日本的税就交的少。公司的八千万大概在国内完税,应该有七千万。再留下一小半的资金用于后续业务发展和生产成本,从易拉得能给公司贡献出四千万左右的税后利润。金利来比皮尔卡顿卖出的货要少一些,但应该拿的也差不多。注意,我说的都是人民币啊。而且还没算上我在日本做中介的抽成,以及我要交的法人税。你们不能让我吃亏,怎么也得给我补上才是啊。」
宁卫民仅仅是把财务上的利益分割大致讲了一下。
虽然有些牵扯到税务的问题他解释的还不是很清楚。
但即便如此,已经足以让邹国栋动容了。
「你小子也太能干了吧?居然有这么多嘛!也就是说,你一个人在日本就为公司挣来了四千万的利润。天啊,这都快赶上我们这边忙和一年的总利润了!等等……那么也就是说,你的易拉得去年的总流水都好几亿了,利润也过亿了?那你自己也能分好几千万!」
这话出口,让宁卫民也不由一愣。
他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样的。
别看易拉得就是个贴牌卖货的皮包公司,在京城的总部总共也没几个人。
天天上班也没多少正经事干,就连账户和账目也都是宁卫民自己管着的。
像这一个小公司,居然一年的业绩能赶上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听着是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但要是细琢磨一下其实一点不奇怪。
哪怕抛开两项专利的问题不谈,也别忘了,国内皮尔卡顿,虽然专营店开了不少,而且遍布四个一线城市,但全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家。
底蕴薄啊。
加上国内消费水平又低,每天才有多少营业额?
可宁为民在日本出货就不一样了,那是借助大和观光现成的营业部往外卖,连物流都不用他操心。
大和观光在日本可是有遍布全国的四十六个门店。
再加上日本人的消费水平又高,宁卫民的个人业务开拓赶上华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