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也没问题。
只不过,听说这个封赏决定出来后,益州不少地方官员,还有普通士绅,都上表恳请皇帝:
既然琅琊郡老家已经被诸葛司徒封了,诸葛令君反正也无法封回老家,益州士民皆恳请皇帝封诸葛令君为蜀郡侯,以彰其多年治蜀的功绩。
上表的人数非常多,而且表文也都写得情真意切,详述了很多诸葛亮前些年治蜀的德政。
蜀地士、商、百姓,至今还记得诸葛令君带着他们改良了蜀锦织机,大大提升了蜀锦的产量、生产效率,
也修缮了都江堰,还整治了岷江和沫水(大渡河)河口的航运,让岷江沿途的商船民船从此可以畅行无阻,不用再中途换船,也不用再担心漩涡翻船之祸。
还有无数蜀地商人、工坊主记得诸葛亮改良了盐井的开凿、挖掘技术,如何利用火气(天然气)煮盐炼钢,让益州的盐、铁、锦三项产业都发展到了全国最强。
因为上表请求的人太多,连刘备看得都犹豫了。不过旨意已经下达,暂时他也不想朝令夕改,就把这些表章都搁置了。
也就刘备仁德,不会猜忌臣下,但凡换个别的皇帝,看到手下的大臣如此受地方上士民爱戴,估计心里都得犯嘀咕了。
……
话分两头,刘备妥善处理完功臣的封赏工作后,整个章武三年剩下的日子,也就没什么值得赘述的政务了。
天下刚刚重归一统,朝廷百废待兴,刘备也不愿意折腾,一切政务都以轻徭薄赋、无为而治为主。
西凉虽然还有一些犄角旮旯没收回,但因为路途遥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搞定的。
所以刘备依然坚持“一边对西凉用兵,一边按原计划节奏裁军”的思路,双管齐下。
整个章武三年,累计裁掉了十几万军队,一小部分回乡安置,大约占到三成多。剩下三分之二,都趁着春夏两季天气暖和,拉到东北分给大量田地开荒。
相当一部分士兵对于去偏远地区种地还是心存畏惧的,不过好在东北的辽泽腹地已经开发过几年了,基本的框架已经完善。
人去了至少直接有房子可以住,当地也都有足够的烧砖窑厂提供建筑材料,伐木业也已经足够发达,想要确保人有落脚之地,冬天有地方取暖还是很容易的。
至于刚去时前两年的口粮问题,可以靠朝廷协调、收购东北地区前一批移民的余粮,然后借贷给新过去的屯户,两三年后连本带利归还即可。
只要控制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