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民心,巩固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朝堂之上,百官起初纷纷点头称赞,毕竟大赦天下听起来便是一项恩泽万民的善举。
可齐太师却瞬间刺破了他的美梦。
齐太师只是说了一句。
“随意大赦天下,国法威严何在?那些被罪犯残害的无辜百姓,他们的冤屈又该如何伸张?朝廷又如何向受害者家属交代?”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原本支持李璟祐的声音瞬间退去。
李璟祐心中无奈,他明白,自己与齐太师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齐太师深受父皇器重,在朝堂上一呼百应,行事果敢决绝,权势滔天。
而自己虽贵为太子,却处处受到掣肘,每一项决策都必须得到军机处的认可,才能在大唐推行。
无论他提出何种举措,齐太师总是毫不犹豫的反对,让他屡屡碰壁。
这大赦天下的计策,本是谋士徐愿为他策划的。
徐愿心思缜密,想着通过此举帮助李璟祐笼络人心,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
如今计划落空,他们不得不另寻他法。
两人经过一番密谈后,决定将目光投向组建自己的班底。
他们手中虽然已经掌控了不少基层官员,但这些人在朝堂核心权力圈中,就如同微不足道的蝼蚁,难以掀起风浪。
关键时刻,还是需要依靠那些位高权重,影响力巨大的人物。
徐愿为李璟祐锁定了两个关键目标:礼部尚书许敬宗和吏部尚书李敬玄。
许敬宗执掌礼部,礼部在六部之中权势不算突出,可许敬宗却有着明显的弱点——极易被拉拢。
而且,礼部肩负着一项关乎千秋万代的重任——编纂国史。
一旦与许敬宗建立良好关系,日后史书之上,李璟祐便能留下美名,甚至可能被后世传颂为一代贤明君主。
李璟祐心里清楚,许敬宗平日里贪财好色,只是忌惮父皇的威严,才不得不有所收敛。
只要投其所好,满足他的私欲,不怕他不乖乖听话,成为自己手中的得力棋子。
相较而言,吏部尚书李敬玄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吏部尚书一职,手握天下官员的升迁任免大权,是整个官场的核心枢纽。
上一任吏部尚书乃是德高望重的高士廉,若非深得李承乾信任,绝无可能坐上这个关键位置。
倘若能成功拉拢李敬玄,便如同握住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