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货行开张后,城中很多商家都没了生意。见布行转型成功,眼热得很,纷纷跟着转型。
中间商变生产商的不少。
对于邻近左右铺子都把布铺改为成衣铺绣铺,余单伯有些担心。
找上霍惜:“夫人,一下子开了这么多店,街上热闹是热闹了,但我担心没那么多生意。”
各家的女人几乎都会裁制衣裳。很多女人从小就学了女工,自己和家人的衣裳都由她们裁制出来。好不好看的另说,但这门手艺家中女人并不缺。
大伙齐齐转型做起成衣铺子,万一热闹过后,卖不出去怎么办?
布匹卖不出去,大不了降价打折,总能卖出去的。这成衣要是找不到合适的人买,就真的成废料了。
对于城中如今的情况,霍惜是知晓的。这一切都因她开了南北货行。
她有对策,心中有想法有计划。虽然现在她觉得还不到时候,但余单伯找上门来,向她请教经营思路,她也愿意指点一二。
“如果女人在家中花了半月一月,才能给家中老小做齐衣裳,而省下的银钱还不如她在外头给人做活拿的多。所花的时间精力,若不如在外头买成衣穿省劲,她们自然愿意把自己解放出来。”
如此大伙更愿意花钱在外头买衣裳穿。
虽说时下的女人几乎人人都会裁制衣裳,卖小衣中衣的几乎看不见。但偏偏成衣街尾有一家铺子,专卖男女小衣、中衣,还卖小孩女人的肚兜。
霍惜还专门去看过,生意很是红火。说明市场需求旺盛。
若女人把做肚兜做小衣的时间用来做其他事,所创的价值更大,买布自己做并没有省下几文钱,相信有相当一部分女人愿意买成品。
“而富贵人家中虽有针线房有下人制衣裳,但这些下人困于后宅,眼光眼界不如外面专门做活的女工绣娘专业。也愿意到外头买成衣穿。”
穆府也有针线房,十几个下人,根本不能满足所有主子的需求。穆府各房也会把成衣铺子召进来,根据他们提供的图样,请他们载制衣裳。
“且城中那么多人,成衣店不过十来家,有何担心。再说目光也不要局限在一地一城,若做成一个产业,把滇池之地打造成成衣之都,那还缺生意吗?”
余单伯一振,眼睛大亮:“就像夫人的南北货行,什么人都想把货卖给夫人,都愿意到南北货行买货一样?”
若真是这样,将来名声传得远,那他们岂不是可以把成衣卖去更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