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家的,收不收螃蟹了?”那船上一个汉子远远地问了句。
霍二淮定睛一看,是认识的。之前也跟他收过螃蟹,便扬声回道:“收呢。”
那人便把船划了过来。
霍惜和杨福都站到了船尾,朝对方看去。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划着一艘不大的乌篷船,独自一人。那人把船靠了过来,把绑在船弦外,吊在水里的蟹笼提了上来。
“嚯,这么多呢。”
那人有些得意,笑了笑:“运气好。”把蟹笼递给杨福,杨福和霍惜忙接了过来。
杨氏一手抱着霍念,一手把自家的渔箱提了来。
那人一看几个月的霍念,心头喜欢:“你家也是心大,这么小的娃子,跟着你们在江里河里飘。”
“没办法呢,咱没别的本事,只会吃这一碗饭。”
那汉子本来还想讨价还价一番的,见着霍念,倒把肚里的话吞了回去。
霍惜看了他一眼,见他挺和气的,便一边看杨福称蟹,一边跟他说话。
得知他姓周,叫周义,是京郊汤泉镇的人,家里有屋有田,打鱼不过是偶尔,贴补家用罢了。
霍惜不由得一阵羡慕。人家打鱼是爱好,是打发时间,他们是生存。
买田的欲望又强上两分。
将来她有屋有田了,想打鱼就打鱼,想躺平就躺平,一天打鱼三天晒网也好,半月晒网也罢,只随她高兴。
那边杨福已是把他一笼螃蟹称重好了,“你这二两以上的十一只,四两以上的六只,二两以下的有三斤。”看了霍惜一眼。
霍惜便说道:“现在重阳节过了,蟹价不能跟那几日一样了。二两到四两的,给你十五文一只,四两以上二十五文,二两以下的,13文一斤。你看行不?”
那人一听,这蟹价公道的很。他一路也问了几家蟹贩,心里有数。
点头:“行勒。你霍家公道,就卖给你们了。”
“肯定公道啊。咱都是水上讨生活的,知道大伙的不易,跟那一味想赚钱不懂渔民辛苦的人可不一样勒。”
那汉子听了连连点头。不是为了多卖几文钱,而是喜欢听这样的话,他们是一类人,一类人就该互相照应。
杨氏很快拿了铜板出来数给他。
霍惜递给他:“给您。您这总共是三百六十五文,伯伯你数数看。”
那周义把铜板数了数,小心地藏在腰间的口袋:“没错哩。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