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味道?
唐朝没有“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东西,官僚讲的是实用主义。唐朝三百年历史,产生了多少新东西,新官职,多少祖宗之法被废,被弃之如敝履。
祭天:唐朝到底祭谁?上帝。祭祀上帝是国家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天子坐北朝南,北面称尊,群臣在南面。所以侍奉君主又叫做面北而事。天子父天母地,所以祭天在京城之南举行,以表示是昊天臣子。祭天的祭坛,叫做圜丘。整个活动的官方说法叫做:有事于南郊。
如果是在准备中,则称:将有事于南郊。
过程,由太尉、司徒、司空陪伴皇帝,在旁边帮忙。三公空缺,或者不够数,则皇后、三妃,亲王也可以。
皇帝要下跪,自称:嗣皇帝臣某,嗣天子臣某。
称祖宗,唐人也有自己的风格。
不要动不动就是什么太宗皇帝、高宗皇帝。不是说不能这么叫,也不是说没人这么叫,而是唐人有自己的特色。叫什么?叫文武大圣、天皇大帝,还有什么大圣祖之类的。和汉代一样,不是什么汉太祖、汉太宗、汉世宗,而是流行高皇帝、孝文皇帝、孝武皇帝、宣帝这一类。
次序:问个问题,唐代圣子结婚,需不需要到新娘家去接?
答:需要。
再问个问题,到比自己身份低的人家里去,什么礼节?场面话怎么说?
“请太子入。”
太子曰:“某弗敢先?”
主人固请,太子又曰:“某固不敢先。”
主人揖,太子遂入门而左,主人入门而右。主者礼,太子回礼。
大概就这画面。
再提一下:你在唐代参加奏对、朝会,行完礼之后,让你起来的人是谁?
不是电视剧里皇帝手一托:“卿平身,众卿平身。”
在外朝,则由侍中、女官代表圣人,说:“制曰起。”
如果是其他政治活动,已经提前制定好了流程,那么也由女官和外臣一唱一和。外臣请示完一件事,然后自说自话:“制曰可。”就继续执行。然后下一个环节,比如命令群臣坐下,就女官说:就座、再拜、起来。
佩剑:唐代佩剑吗?
重大场合,文官武官都要佩剑,会在一个地方设一个东西,叫:解剑席。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二者是一个东西吗?评论区老有人讲很多自相矛盾的东西。一边说明朝皇帝权力大,一边说明朝皇帝被限制,干点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