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时的对治,不是你整天就在那里赞己毁他,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在某一种特殊的情况之下偶一为之,不能够经常的去破邪显正、赞己毁他的。不过这条「赞己毁他戒」为什么安立在障般若度呢?
因为菩萨的修学,不但是佛法,也包括世俗的一些方便法门,也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如果我们今天经常的去毁谤其它的团体,每一个团体都有他一个坚持的善法,那你就跟这个善法结下恶缘,你跟这个善法结恶缘,在你的成佛之道你迟早要成就这个善法,因为法门无量誓愿学,以后你要修学这个善法你就障碍你自己了,你就通不过去了,你觉得「为什么别人修这个善法很容易生起,你修这个善法就有障碍」,你要先拜忏,你过去有毁谤这个法门。
所以菩萨应该是要随喜一切的善法,为你自己的成佛之道铺下一个没有障碍的道路。所以即使我们今天坚持我们自己是佛弟子,修我们的法门;但是对于其它宗教平等的尊重、平等的尊重,因为这样子对我们未来的修学法门才有利益的,这条戒佛陀是制定我们菩萨不要去赞己毁他。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
(视频、音频都只是讲到这个地方。)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忍力、行力是「不能念要他念,不能拜要他拜」,请问法师:身心疲惫的时候,不知是应该继续用功以培养忍力、或者应去休息?精进跟调和睡眠这两者之间应如何拿捏?
【师父答疑】:这个是这样子,我们今天在忍辱的时候,其实我们凡夫没有证得空性,所以有所得,所以这个忍,什么叫做忍?忍就是勉强,也就是我们思惟忍对我们有好处,我们刚开始是思惟不忍的过失、忍的功德而安忍。所以凡夫的忍基本上来说都是勉强,修善都是勉强,不管断恶、修善都是勉强行之的。如果你忍的对象是一般的人事因缘,那是对;如果你对佛法也是在忍(呵──),我看不适合。因为你应该把修学佛法当成你生命中的朋友,你说「哎呀,真是好,要上殿」(呵──)。你要是听到打板就恐惧(众笑),那这个有问题了,因为你对佛法的好乐心没有生起,归依的心不够。
所以我在想「佛法不在乎你时间的长短」,就是你对佛法,为什么修行的根本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好乐,如贫得宝,这贫穷人家对宝物的追求,多多益善。所以宗大师的意思就是说,你一开始修学量力而为,但是你内心当中对所修的法门经常保持好乐的心情。比如说你佛号在心中运转的时候,欢喜,你相信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