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杨振威斩杀献城。
对于他的评价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姜瓖在女真人的大后方,在没有实际兵权的情况下掀起一场起义,更是有效抵抗了大清接近一年之久的时间,而且在这个期间中,姜瓖多次想找到南明,可我们的南明在干什么呢?!
南明什么都没有干,他们在研究怎么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地过日子,什么北方战事,跟他们南方有什么关系。
就姜瓖闹出来的这个动静,女真人派遣了大量的重兵去镇压,在明显对抗南明的防线开始松动的时候,南明不出兵去尝试,反而是以防守为主,调解内部矛盾,安于享乐,就注定了南明就是个寄生朝廷。
楚世昭当然可以错过杨柱庭给他创造出来的战机,但是他就必须要接受南北长期分治的可能。
南方想要北伐成功,条件极其苛刻。
像朱元璋那种成功,其中的偶然不用多说,别人北伐是没有骑兵的,朱元璋北伐,他是联合了蒙古族里那一批被压迫的蒙古穷人。
没想到吧?
我忽必烈用的是汉人打爆了汉人和蒙古人。
我朱元璋用的是蒙古人打爆了蒙古人和汉人。
在明初,归附明朝的蒙古、女真等族的前元朝官兵数量接近七十万,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被编入了明军中,朱棣的朵颜三卫也是由蒙古人组成的。
甚至在土木堡之变,有蒙古将领大喊为国家效力的时刻到了,一个人把瓦剌的勇士干退了一波又一波,硬生生给大明殉国。
在封建王朝,的确是有民族认同感,这是在西汉就开始出现的,但是比民族认同感更加尖锐的是阶级矛盾。
因为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太明确,下等人和上等人的区别就是天壤之别的。
你同民族的族人都没把你当人,那些蒙古贵族要吸干你的血,抢你的女人,打你的娃,你放的牛羊牲畜还归他们,然后跑来一个老朱,告诉你,跟着他干,把那些贵族干死,你的女人还给你,你的娃还给你,你的牛羊归你自己养。
你说这些被压迫不知道多久的蒙古穷人会不会往死干那些养尊处优的蒙古贵族。
所以,当时明初的朱元璋,坐拥着比蒙元朝廷还要厉害的骑兵。
楚世昭不具备朱元璋的条件,他想效仿朱元璋的北伐,那也得有那么多数目的骑兵。
因此,楚世昭比朱元璋更在乎战机,更需要战机。
【晟武三年八月,火药开始逐渐投入战场,楚世昭派遣了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