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不断地拱火,这么一来,就是没有私仇,也给他们拱火出真仇了。
得亏楚济民没上这个当。
能说出来这番话来,至少是对他这个君父是极其尊重的。
可是楚世昭也能看出来,楚济民不是没有顾虑的地方,他也怕自己的兄长对他下手。
而其实理论上有个万全之策,就是学习元朝,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其他地方,中原王朝作为基本盘留给自己的嫡长子。
西征都打了,让楚济民跑外面去自己建立一个王朝统治,也不是不行。
问题是,在中原王朝外面的地儿,都不是那么好。
说到底中原王朝还是农耕文明,就古代这种质量,除开中原以外,其他地方的开荒程度都很低,极其贫困。
新罗、百济、高句丽所在的地方就是朝鲜半岛一带外带东北的一些疆土。
除了东北那一块儿还能种种地。
朝鲜半岛那边,放在这个年代全特么是山。
打下来有用吗?
兼并他们,是在便宜他们。
知道吧。
就是你得到了他们,本身实力是没有变强的,但是这些地方上的土著人,反而因为加入了你的王朝而变强了,你还得想办法提供资金去开发他们的土地。
选择不如努力。
蒙古人不在意土地到底贫瘠不贫瘠,他们建立统治,又不需要自己亲自去收税,是让当地人自己交保护费的。
可大周王朝不是蒙古人啊。
那都是有恋家情节的,你就问在花剌子模驻军的大周军队想不想家吧。
又不是有块牧场就能住的蒙古人,而移民又不可能。
所以想让诸子分封在外,就成了不切实际的事情。
不然最优选的话,直接把天竺给打下来,就天竺这个地方吧,纯纯的易守难攻,而且还拥有着比中原王朝更大的耕地面积,气候还好。
现在这个情况,楚世昭感觉只要他一驾崩,天下马上大乱。
不是楚世昭没控制楚济钺和楚济民之间的关系,而是楚世昭一直都在有意识地安抚两个儿子。
可是架不住底下的群臣搞政治投资。
再加上楚济钺和楚济民互有不同的风格,这就让不同的大臣出现了倾向。
文投楚济钺,武投楚济民。
现在不是他们俩兄弟打不打的问题了,是他们麾下两个集团的利益分配问题。
何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