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吉解释道:“秦老,侯相并非不愿征调,而是实在无法再筹集到马匹了。”秦老深知帝国兵力部署的困境,今年已经三次征调,尤其是骑兵,早已调遣一空。他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如今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北方军团能够击退北贼,然后调派骑兵南下支援了。”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北方军团此刻正与漠北人陷入苦战。留守北方的漠北人马已经收缩至北关州,与大夏的北方军团展开了一场游击战。大夏军队时而攻下一座城池,时而又失去一个堡垒。整个北关州似乎都充满了漠北骑兵的身影。大夏骑兵一旦单独出战,便会遭到漠北骑兵的疯狂围攻,经常导致小队全军覆没,大队也勉强突围。这主要是因为漠北的鹰部神鹰具有极大的优势,情报信息完全压制了大夏。
侯霸的北方军团最初攻下了几座城池,但随后却发现后方的城池不断受到攻击。而他们自己也陷入了信息匮乏的困境,即便后来与八王子的兵马会合,局势也并未有所改善。甚至连武宗夏元虎也在一次战斗中身受重伤。因此,侯霸的北方军团也陷入了困境。
两日后,一队前线骑兵进入京都,他们没有宣布任何大捷的消息,这让京都的百姓心中开始感到不安。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没有宣布大捷通常意味着前线战事不利。毕竟,就在前两天,他们还听说神勇的宁王都已经战败了。
两个时辰后,京都百姓目睹太师高吉带领一众官员乘坐马车,由骑兵护送向西而去。明白人都清楚,这很可能是大夏与漠北即将展开谈判的信号。既然谈判开始,战争或许可以避免,于是有些人开始趁机高价售卖粮食等物资。
太师高吉极不情愿地接下这个任务。消息传入朝廷,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宁王和数位勤王将领被俘,漠北人要求以此作为议和停战的条件,并坚持大夏必须承认漠北对北关州、云州、苍州的拥有权。这无疑是一个狮子大开口的要求,但大夏现在确实无力再战。北关州已经遭受重创,秦尚兵团虽然防守稳固,但缺乏骑兵去攻击云州,恐怕又是一场消耗战。因此,老皇帝无奈,只能派人去谈判,同时不能损害大夏国的国威。
朝廷上,有威望和资格去谈判的只有侯成丞相、秦安以及高吉自己。高吉记得侯成曾说:“陛下,老臣年事已高,前往金阳洲恐身体不支,恐误陛下大事。”而秦安则坚决表示:“陛下,老臣只懂打仗,不懂谈判。如需继续战斗,请派我前往,我们秦家父子必将云州攻下,绝不回头!”最终,皇帝的目光落在高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