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泪,不能自已。
自神宗末年,建州女真于深山老林崛起之后,曾经如日中天的大明便像是一头垂垂老矣的雄狮,终是露出了掩藏在表面之外的颓败。
将近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就连对大明"忠心耿耿"的朝鲜都被迫与女真人签订了"城下之盟",再也没有人理会大明。
值此风雨飘扬之际,这些主动遣使来见的蒙古部落就像是一针强心剂,令得无数朝臣为之欢欣鼓舞,也让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到,朝廷剿灭女真,平定辽东的可能性。
自辽沈及广宁先后沦陷之后,大明在辽东的态度便是"由攻转守",面对着穷凶极恶的女真鞑子,纵然是最为激进的"主战派",也不敢妄言复土,而是寄希望于凭借着辽西走廊这一天然关隘,将女真鞑子牢牢锁死在关外。
正因为绝大多数朝臣都抱有这样的态度,帝师孙承宗所坚持的"宁锦防线"方才能够如此顺利的建成。
大明虽是积弊多年,地方上腐烂不堪,但若是各大利益"集团"均是达成一致,其所能爆发出来的行动力仍是十分惊人。
"来啦!"
又是寒暄了片刻,人群中突然有人手指着前方官道上出现的黑影,惊喜出声。
在城门外等候多时的众人忙是敛去了脸上的笑容,纷纷举目望去,发现刚刚还空无一人的管道上已然出现了数十匹快马,除却为首之人未曾披甲之外,其身旁的侍卫均是甲胄齐整,面容冷凝。
"不愧是行伍出身,竟然未曾乘车马。"
人群中有人下意识的惊叹道,但手上的动作却是不慢,纷纷的下意识整理起身上的衣衫来。
许是知晓城门外这些读书人是为自己而来,骑士队伍中领头之人安安稳稳的停住脚步,翻身下马。
"宣大总兵一路辛苦,皇爷可是盼你多时了。"
无须确认身旁的下人随从确认身份,仅从来人身上若有若无的杀意及鼓起的太阳穴,几名读书人便知晓自己等候多时的正主到了,来人正是奉旨进京的宣大总兵杨肇基。
像是受了极大惊吓一般,本是沉稳有度的中年武将待到身旁随从为其介绍了身前读书人的身份之后,忙是躬身见礼:"阁老言重了,竟是劳烦阁老远迎。"
虽是知晓自己奉旨回京面圣应当会受到"礼遇",但杨肇基也没有料到,以帝师孙承宗东阁大学士的身份,竟是屈尊来迎接自己这粗鄙的武夫。
有明一朝,虽是不似前宋那般"重文轻武",但也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