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后丛澜向外迈出两步,舒缓宽阔的钢琴音色,正式进入的高音区,于音乐情感的转变中,跳接燕式将这段内容承接、递进。
deathdrop的跳接方式总是那么的震撼人心,丛澜跳得很高,落得很稳,迅速进入仰燕的旋转姿态。
于谨在场边松了一口气。
丛澜前不久伤到了脚踝,最近两日跳接十次有三次会带点小问题,还好,这个做得很不错。
一分二十秒过后,余下的两个单跳就正式进入了加分时间。
【我才意识到,第一个跳跃居然不是3a】
【按照bv,剩下的肯定是3a和3lz】
【第一个必须是3a啦】
单跳的第一个动作不是3a,是3lz。
孙娅然看着丛澜再次展现了属于她的高飘远3lz,半是感慨半是佩服:“短节目三个跳跃里有两个单跳,其中a跳必须有,丛澜自从升组之后能跳3a绝不跳2a,不过她都是放在第一个跳跃位置,也就是大家常用的开场第一跳。但这次,她将这个最难的跳跃留到了最后。”
于蒙接茬:“知道这个困难程度有多高吗?全世界的女单里,丛澜独一份。也是她第一次这样做。”
丛澜曾经有两个赛季,是把3a放在加分区间的,分别是索契冬奥赛季2013/14,以及之后的2014/15,而且还是先3a再3lz这样的位置编排。
10和11年是jr赛季,短节目常用的是3a2t和3a3t,倒是没有什么参考性。
从12年提前比sr算起,四个成年组赛季里,丛澜有两个赛季都是把3a放在短节目一开始的。
技术动作位置的变动会影响完成度,后半程体力疾速消耗,别说高难度动作了,就连非跳跃的步伐、旋转都可能会变形。
短节目设立加分倍数以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要这个加分的,许多一般的选手们,仍旧将自己的三个跳跃放在前面的一分半以内,为的就是在体力充沛的情况下,来更好地完成对自己而言算得上困难的动作。
孙娅然:“短节目只是时长和动作比自由滑少,但说起对体力的消耗,其实它也没好到哪儿去,更别说丛澜总是在编舞里塞这么多丰富节目的小动作。不加分,但很美。”
于蒙:“相同的时间里,别人的动作复杂度琐碎度,以及冰面覆盖率,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哪个女单选手是超过丛澜的。”
【我喜欢最后这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