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好句,尽写了仙姑的蛾眉之容和寒玉之体。可是他却说,他“不敢公然仔细看”,他可是看得很公然、很仔细呢!
众人拍桌大笑,还有人打翻了酒杯。李义山看到仙姑也笑了,众人也公然朝仙姑仔细地看了过来,仙姑只好仰面朝天,双手捂住脸,谁都不要看。令狐壳士也笑了,忍不住拍了拍仙姑的肩头。
夜宴到此结束,宾客乘兴而归。按照一时风俗,令狐壳士单留罢执仙姑在天平府剧饮了两日。
罢执仙姑离开天平府时,说要拜谢李义山为其作诗,李义山放下公文前来作别。
罢执仙姑对李义山说,道场有传说,玉阳山公主爱读一位少年的诗,没想到那位少年就是李巡官。贫道有一位最要好的妹妹,名叫宋华阳,从小爱诗如命,今在长安永崇里华阳观修行,贫道会把李巡官的诗抄给她,李巡官如去长安考进士,不妨去寻她一叙。
李义山说,下官公务奔忙,尚未有功名之想。既然仙姑有命,他日如去长安游历,定去华阳观求见宋真人。
罢执仙姑离去后,令狐壳士睡了整整一日,已过散班时刻,却唤李义山到书房。李义山见书案上放着一个檀木箱,是他前所未见。
令狐壳士说,某的今体章奏原稿,都在这个木箱里,包含会试的文赋、河东时的表状、翰林院的制诰、中书省的奏疏,更有书信、杂记、碑文和哀祭文,篇什过百,今夜都交予你吧。
令狐壳士曾说过要教授李义山四六文,李义山原以为是让他试写表状,再由令狐壳士圈点指正,他实在没想到,令狐壳士一次将毕生为文,毫不保留,全部交托,李义山无比感动,但他又很快冷静下来。他说道,能一睹令狐公章奏原稿,小子三生有幸。只是令狐公出将入相,平生表状奏疏,皆关乎朝廷藩镇,小子位卑缘浅,不敢参预机密。
令狐壳士说,你能虑及这一节就好,此箱章奏,唯你一人可阅。你每日誊抄三至四卷,边抄边学,一个月后,交回原稿及抄稿。到时候,你的四六文定然学成了。
令狐壳士说完,把檀木箱和一把银钥交到了李义山的手上。
一个月后,李义山四六文已然学成,他交回了檀木箱和银钥。
入夜,令狐壳士忙完政务,独自开箱检视,只见檀木箱一侧放着原稿,装裱整齐,另一侧放着抄稿,书法优美,中间还有一张信笺,令狐壳士打开一看,是李义山写的一首诗。诗曰:
《谢书》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韬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