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摸着胡须,冷冷的沉思着。
最终。
朱元璋还是点头了。
相较于对付一些新兴的知识分子。
将旧有的士人阶级铲除,才是大明的当务之急。
不然士绅始终趴在地方,啃噬着大明的税基,早晚有一日,会把大明的税基啃噬干净,而且他对夏之白说的‘士绅一体纳粮’有极高的兴趣,甚至让他一度有直接颁布政令的冲动。
只是后面还是按捺住了。
大明才爆发一场‘郭桓案’,天下的动荡气息方歇,又来一场,只怕堪堪稳定下来的天下局势,会再度动荡起来,到时天下士人联手弹劾,他也会变得很被动。
让夏之白主导最好不过。
朱元璋道:“咱过去没有赐你官职。”
“咱这次就赐你一个。”
“翰林院大学士,官正五品,兼文渊阁詹事。”
朱元璋这次的确很大方,洪武朝是没有设立‘大学士’的,这算是为夏之白开了先例,不过夏之白知晓,这是为方便自己在翰林院中行事,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文渊阁詹事。
文渊阁可不是小机构。
这个机构是能参与国家机密讨论的。
已算半步踏入到了政治中心。
夏之白也有些惊讶,没想到朱元璋这次会这么豪爽。
但也隐隐猜到了朱元璋的心思,朱元璋是想让自己去试探底下百官的反应,若是百官反应不大,恐会在后续雷霆推行‘乡绅一体纳粮’,若是下面百官群情激奋,自己保不齐就会落得‘吴庸’一个下场。
不过夏之白并不在意。
历朝历代改革,无一不是如此。
他自不会让自己轻易步历史的后程,其他朝代的改革,都是以眇眇之身,去撼天动地,也基本落得个人死政息的下场,但他还是不一样,因为他很年轻,他能培养一大批既得利益者。
这些人最终都会站在自己这边。
他只算是个引路人。
夏之白道:“多谢陛下。”
朱元璋道:“下去后,写份详细的奏疏上来,咱要看看你究竟要如何做。”
夏之白笑着点点头。
他朝朱元璋拱手,主动告辞离开了。
他此行的目的已达到。
朱元璋最终还是被说动了,当然,与其说是被说动,不若是被‘商税’跟‘削藩’吸引了,大明财政严重不足,哪怕是朱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