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意识到,自己现在人手明显不足。
而且是严重不足。
不仅缺记账的,缺管理的,还缺工匠工师,各方面都缺,想要填补,还需要花一番大力气,这也让夏之白越发想将自己的那套‘现代化’培训模式推出来。
既然缺人。
那就自己来培养。
靠着人数,堆出一些工程师。
夏之白也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当代的教育并不普及。
学习知识的成本很贵门槛很高。
这一方面跟生产力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士大夫’阶层,有意在抬高门槛,只要门槛足够高,能够取代到他们的存在就越少,他们的家族也就能一直昌盛。
甚至就算是帝王也必须依仗他们。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夏之白深受其中掣肘。
也让他改变的心思更坚定了。
力大砖飞!
只要生产力拉的足够猛,提升的足够多,到时就算其他人再不情愿,也只能跟着动,何况上面还有一个朱元璋,在帮着不断清理‘士大夫’窠臼,等把这些士大夫杀得胆寒,杀得不敢冒头时,很多事就会变得顺畅了。
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
方墨犹豫了一下,问道:“长官,顺天府的铁矿,据说是一座新矿,开采并不会那么容易,会不会影响到各地的盐企兴建?而且现在外界一直有一个传言,便是.”
“各地盐运使对长官的做法颇有微词。”
“过去,负责管理各盐场的食盐产、销事务的是盐课提举司等衙门,如今这些衙门的职能,基本都落到了长官手中,他们唯一能做的,便只有收税,而这些税也就只是给他们过目一下,然后再集中交到国库。”
“现在朝中对长官的做法有不小的质疑。”
“认为长官你篡权了。”
“还有不少人说长官你在趁火打劫。”
夏之白颔首。
大明其实非常重视盐业的管理,在两淮、两浙、长芦、山东、河东、福建六个主要盐区都设立了都转运盐使司,而在其他产盐地区,则设有七个盐课提举司等衙门,负责管理各盐场。
只是山河悬远。
朱元璋又施行的小政府。
食盐的产、销都集中在一个衙门,户部又缺少明显的监管。
这注定会导致腐败横生。
他的这一插手,断了不少人财路。
自然会让人心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