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如何打算的?」
「除了屡考不中的人会另谋出路,剩下的都会再做准备,以望来年高中。」韩书贤应道。
说到考试,也是一叹,「可就是来年再考,也有很多人时运不济再次落榜,哪怕备考多次不中也常见的很。」
「所以我们要教他们的是不能死读书,读书是让人明事理的,不是认死理的,不能读到头发都白了,还在梦想着一朝高中的事。这样是在耽误自己,也拖累家人。」
「此路不通我们便换一条道走,所以我的故事不但是要让大家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还要告诉他们不能认死理,告诉他们读书的出路并不只出仕这一条,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可以当官。树立他们正确的理想观,并培养他们的爱好,有了爱好,即便是庄稼汉,也能种出不一样的庄稼来。」中文網
袁隆平爷爷不就是这样么,有了他种植培养出来的杂交水稻,才有了现代人们不挨饿的日子。
韩书贤也听进去了,每次大考中并不乏一些虚发斑白的老者,他们这样为了科举钻研一生,到最后究竟得了什么?
若家境还可的,倒也无所谓,但有些明明家境不好,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都还在指望着中举后改善门楣,这样的读死书,认死理的人确实是耽误了自己大好年华不说还拖累家人。
且再退一步说,这些人就算考中了怕也不能很好的造福一方百姓。
菀菀说的似乎也有那么些道理,这样的想法她可用在李林子他们身上,但却不适合用在书院,这要是用在书院,怕是会被说成耽误大家学业。
「若只是给林子他们看,倒也可试试。」不过后面还是补了一句,「你先整理一份出来,做出来了先拿给我看看,还有不能带去书院。」
「嗯!」莫紫菀就没想过她的想***不同意。
虽然书院里所学的书从没有白话文这样的书,但只要书的内容好,就不该被拒绝。当然让她能有如此的把握,不过是自己仗着干爹对自己的宠爱。
但自己绝不会负了他们对自己的这份宠爱。
就像蜡纸印刷,活字印刷,还有午餐肉,他们都不是自己一时兴起而为。
故事书也是,没去书院前,只知道读书是件不易的事,但是去了书院后,才知古代读书更是不易,不说枯燥乏味,但也绝对是单调,先生讲课中虽有引经
据典来调节课堂气氛,但这些引经据典也都是蕴含深奥的道理,不但听得没引起人的共鸣,反之还又增加了课业的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