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也开始有自己对于数学的认知,对于自己理想的认知。
这也是他自己想要找许青山的动力。
如果不是他这么坚持,那陈钱林也不会来找陈大跃。
“我就是担心……”
陈钱林犹犹豫豫的,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来。
“你就别担心了,都在华科大和京城大学了,还能差到哪里吗?”
陈大跃口气不容质疑。
“好吧,那我去和小杲讲一下。”
“知道就好,我相信小杲这种性格,到青山那里一定能够做出来像样的成绩的。”
“孩子长大了,也这么优秀了,慢慢的就得放手了,让孩子自己去闯一闯,试一试,否则就算现在很顺利,他出国以后应该怎么办?”
陈大跃最后劝了陈钱林两句,就把电话挂断了。
只是挂断电话以后可能,他越想越气,想想就觉得陈钱林这家伙实在是太贪心了,既要又要的。
只不过看在陈杲的份上,他也就不计较了。
虽然华夏的数学发展一直以来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上,有点青黄不接的意思。
之前尽力培养出来的一代,也都出国了。
可是华夏的数学界从来没有放弃继续挖掘新的人才培养。
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改制,不断地选拔。
挑选出完全适合数学的天才少年们来。
这一代数学少年们或许还名声不显,可总有一天会在国内外大放光彩。
就像是这个时候才刚被田刚挑中要入学京城大学的韦东奕,眼下华科大少年班的陈杲,还没有入学华清的黄骄阳,此时还在京城大学纠结去哪读研的张瑞祥、唐云清,还有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干嘛的王虹、钱子诚等人。
但不管再怎么数。
明明年龄上来看和这些少年们应该是一代人的许青山,却已经登临高处,在山巅上俯瞰数学界里独属于他一个人的领域。
这是根本就不容置疑的高度。
也难怪陈大跃会不高兴。
只不过。
陈大跃因为别人质疑许青山能力而不高兴的时候,许青山却根本不清楚,还在电脑前乐呵乐呵地看着学生的简历。
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盯着他投简历。
反正许青山现在看一篇简历、自荐信、个人论文成果,还没有全部看完,邮箱里就会又收到两三封邮件。
虽然不一定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