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期的《数学年刊》上!
从论文投递到成功接收,许青山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已经打破了《数学年刊》有史以来的最快过稿记录!
许青山已经在期待自己的论文将会在国际范围的数学领域里获得怎样的反响。
“最后一排那个男同学,对,就是你,看手机的那个,起来回答一下这道题怎么解。”
许青山被论文收录的好消息影响,就差把手机举过头顶了。
这种容易被误认为挑衅任课老师的行为,自然会引起台上教授的注意。
这不,许青山就被点名了。
“这道区间合并的问题的话,可以引入结构体概念,逐步递进,我有三种方法可以解这道题.”
“可以了,讲两种就行,你叫什么名字?”
“许青山。”
“好,回答得很完美,你坐下吧,记得上课的时候不要太激动了打扰到其他同学就好了。”
许青山条理清晰地给出了解题步骤。
台上的教授根本没有半点恼羞成怒或者是卡顿,很是痛快地朝许青山点了点头,又继续开始讲起了自己任课的这节《计算概论》。
他主要是要看看学生的掌握程度。
像这个叫许青山的男生,他根本不用等等,他叫什么名儿?
教授在台上讲着解题思路,突然愣了一下,又看向了许青山。
教室里安静得很。
学生们看着教授,教授看着许青山。
原来这小子就是那个解决了孪生素数猜想一般形式的天才学生,嗯,外貌条件跟他的学术天赋一样高。
好在教授很快就想起了自己还在上课,又继续讲起课来。
华清京大这种华夏最顶尖的学校,往往一年就能收到好多个行为举止怪异的天才,只不过许青山的天才程度太高,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变现了天赋,才会多让人关注。
江浣溪睡了一整节课,许青山也自学了一整节课。
昨晚明明是核心主力输出的他反而一点都不疲惫,而主要负责防守被动反击的江浣溪却累得一塌糊涂。
在京大的日子,开始上课以后,反而让许青山规律了起来。
每天就是和江浣溪一起上课,一起去五四操场运动,回家再继续运动。
花季男女比较有活力。
那种旺盛的生命力,让他们的研究工作分不清日夜。
从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