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可能跟苏万的“印第安纳圣经”产生了影响有关。
不只是他,所有步行者队球员自这以后,主观能动性都提高了很多。
只能说搞运动的确实容易上头,听两句“鸡汤”就能拍桌子。
第二节两边依旧难解难分,48比49,这回轮到步行者队成为领先的一方了。
但第二节其实也就多赢了2分而已。
蒂姆-邓肯半场16分6篮板3助攻2盖帽。
在“法国跑车”基本跟只“无头苍蝇”一样满处乱转的时候,“石佛”再度展现出他“定海神针”一般的球场存在感。
不管是个人进攻,还是组织协防,又或者帮助球队查漏补缺,他几乎全能。
好吧,真要说的话,蒂姆-邓肯除了没有三分球,还真没什么弱点。
可没三分球在这个年代,真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且就算是“小球时代”,谁指望大中锋去外线投射三分来赢球啊?
波波维奇的骂声一直在场边持续着,基本上都是冲着托尼-帕克去的。但他也没有做太大的调整。
比分焦灼的比赛,在他这里是可以接受的。
马刺队十分擅长打这种比分交替的比赛,他们往往会在最后一节的最后时刻发力,将比赛结束。
就好像是在“温水煮青蛙”。
当“青蛙”发现自己快熟了的时候,就已经变熟了。
波波维奇不着急,巧了,苏万也不着急。
这大概是他们唯一一次观点相同。
只是这么一来,现场的氛围就有点沉闷了。这也是圣安东尼奥球迷不太喜欢看马刺队比赛的原因。这就跟有些网文写手一样,看着每天也写了很多,但每次就发那么4千字,看得人一点都不爽快。
他们希望的是一次性的高潮。
第三节6分45秒开始,他们等待的高潮来了……
但很可惜,不是马刺队打出的高潮。
而是步行者队打出了高潮。
苏万开启了“The zone”,突然爆发打了马刺队侧翼一个措手不及,等波波维奇叫下暂停时,苏万已经连得6分,将分差拉开到了7分。
但……
也算及时的了!
还有些主教练可能一直到球队落后20分,都想不起来应该叫个暂停。
暂停后,马刺队的第一个回合进攻便是蒂姆-邓肯。
里克-卡莱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