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完毕,就将皇位传给秦元安。
但她既然身在帝位,这些话就不能说出口。
哪怕侍奉的宫人们都离得很远,也不能说。
就像离了寝宫,燕长青一定要用“微臣”自称的道理一样。
无论两人的关系如何亲密,在外面都不能逾矩。
君臣之礼,不能有让任何人抓到破绽的可能性,是出于对她的保护。
“朕知道了。”
她何德何能,有这样一位万事都将她放到第一位,替她着想的爱人?
接下来半个月里,捷报频传。
随着大司马进军汝阳,失地逐一收复,汝阳王造成的骚乱正在慢慢平息。
秦瑶光颁布了“轻徭役薄税赋”的新政,与此同时一起实施的,是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从此之后,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这三公不掌实权,只保留头衔,成为文官的最高荣誉,为超一品。
大司空江策出任门下省左相,提拔范世明为中书令,掌中书省。
标志着清流寒门的全面崛起。
大司马为尚书令,实际为兵部尚书,仍旧掌天下兵马。
尚书省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总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又各领四司,计二十四司。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御史台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有风闻奏事之权,由皇帝直辖。
将京畿大营和金吾卫合并,改为十二卫所,成为皇帝的直属军队,加强皇帝手中兵权,避免汝阳王之乱再次上演。
苏白所率领的女卫营千人军,是十二卫之一。
保留九卿,部分实权由六部取代,将逐渐过渡到六部。
至此,朝堂迎来一场大洗牌。
将原本由大司徒独掌的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组成群相制,达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目的,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
三省六部制,历经三朝,终于建立。
先帝当年所受到的阻力,在秦瑶光这里都化于无形。
因为汝阳王谋反,世家自保都来不及,自然不敢反对。朝堂官员又落马了一大批,不少职位空缺。
一成不变时想要改革,困难重重。
而秦瑶光是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动作迅速,群臣还未反应过来,就已既成事实。
再想上表反对,岂不是和皇帝对着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