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基金产品的持仓结构,要不要调整一下?”
徐详回应道:“不用,市场交易中,往往躲开了调整,也会躲开利润,咱们基金的核心持仓权重,本来就已经在‘大金融’、‘大基建’两大核心主线上了,没有必要再去调整,像这种主线行情横盘阶段的‘高低切换’形态转换。
只是主线行情领域内,弱势股票的补涨行情而已。
等到弱势股票补涨完成,整个主线行情的估值水位,重新达到一致。
在主线行情的预期还在持续变化,或者预期越来越明朗化,盘面上的获利盘和解套盘筹码,大量被清理后。
大概率,行情还是会继续回到这些领涨的权重龙头、行业龙头股票上来的。
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调整了持仓结构。
难道后续又要在行情变化中,去腾挪转换,追回卖出的筹码吗?
如果咱们当前基金的体量还想2年前那样,只有二三十亿的规模,大可以如此操作,但现在咱们基金的规模,已经是200亿以上的规模了,再这样腾挪转换,去抓市场的短线行情机会。
极大概率会减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就像现在‘禹航系’这股资金,为什么越来越难以出现在两市龙虎榜单上了。
且其交易的个股,为何越来越偏向市值几百亿、乃至千亿规模的权重大盘、行业龙头股票了?
是他们看不上市场中,连续涨停的一众概念股票吗?
不是,是他们当前的基金体量,已经过于庞大,无法做到像这家机构刚成立那半年时间一样,快速腾挪转换,去疯狂追逐短线行情了。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已经做不到了。
同时,就算用小仓位资金,去追逐短线行情,赚到了部分超额利润,对于整个基金净值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
即精力投入,与利润产出,完全没有性价比。
资金体量越大,越难以触及短线行情,越难以腾挪转换,从而就不得不放弃一些市场机会,这是资金由小到大,必须经历的路径,避不开的。
如果不改变这种投资思维和交易策略,不懂得机会的取舍。
也是很难将资金规模,进一步放大的。
业内很多投资经理、基金经理,乃至很多大户游资,在资金体量小的时候,不乏作出像‘禹航系’这家机构十倍的业绩神话,然而……最终,绝大多数都只是如昙花一现一样,在资金体量不断扩大中,沦为平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