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就是路,人来人往的,再说她现在空间能进了,胆儿壮着呢!
徐佐甫看她不是客气,就笑着应了一声,理了理袖子便走了。
林宝月溜达着过去看了看。
这间田庄,其实打理的十分干净利索,有两座大粮仓,大约因为往年还是挺潮湿的,用的是吊脚结构,一根根石柱嵌着木头,支起了两边粮仓,把粮仓悬空架起约摸半人多高,下头就是通风洞,防潮防鼠,也可以进人打扫。
墙面很厚实,上头有通风窗,很高也很小,是可以开合的。
林宝月瞧了一会儿稀奇,然后就把提前买好的粮食拿了出来,分成了两份。
一种是糙米。
其实商城里大米比糙米还便宜一点,但现代大米太白太好了,太扎眼,面粉更便宜,但不好分,所以还是糙米最方便。
一种是粮种。
是一种高产可以留种的早水稻,明年二三月天暖和了就可以种了。
而棉袄棉裤则挑着宽松的版型买了大中小三个型号,小号小孩子也可以穿,只选了酒红藏蓝两种颜色,活里活表的,全都是很结实耐磨的布料,毕竟穷人买回家差不多就得穿半辈子。
然后她就直接回家了。
回家之后,她让李漱玉帮忙拟了一份简单的协议。
她买的棉袄全都是大款的,长度过屁股,大号的用棉花三斤多、中号两斤多、小号一斤多,她直接按整数三钱银子、两钱银子、一钱银子算,棉裤也直接三二一这样算的。
而且契书上,还多加了一条,若整个冬天,家中的妇人女儿从未得过风寒更未亡故者,将免掉一件棉袄的劳作,反之则需要用双倍银子赔偿。
银子什么的,对穷人来说就是最给力的威胁,这样一来,虽然不可能完全杜绝区别对待,但一定能减少许多。
刨地种地什么的全都是体力活,一钱银子能抵两天的工,换句话说,你下两天死力,就能给孩子赚个小棉袄,这在别人看,妥妥是在做善事,但其实算下来她还是赚很多,毕竟不打药的鲜豆角商城很抢手,收购价一斤六块钱呢!
到时候让他们包干到族,族长自己去管理,我不管你出多少人,反正几天之内,你给我处理好这片地就成。
但因为田庄一共才一顷半地,不足以让所有人支付所有棉衣的钱,过程中浇水啊,最后收成啊,都还需要各村出工,所以才说,到时候可以免一件棉袄的工。
另外,因为她是福慧村的族长,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