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乃是罗马公主狄奥多西。”
“此番亦是前往辽东。”
单瑶立刻应道:“能与文公公、公主同行,是我们的荣幸,规矩自然会守,文公公放心。”
众人商定后,队伍稍作整顿,受伤的卫士得到简单包扎,便再次启程。一路上,狄奥多西与单瑶越聊越投机,从武艺切磋聊到罗马与大唐的风土人情,欢声笑语不断。
文忠默默观察着单瑶等人,虽说此刻相处融洽,但心中那一丝警惕仍未完全消散。
倒不是觉得单瑶等人是刺客,而是对单瑶有些怀疑。
作为太子内侍,文忠对朝廷大臣皆有所了解。
当年,王世充带领包括单雄信在内的文武官员向李世民投降。
李世民随即下令将包括单雄信在内的十多个王世充的将领绑赴洛水斩杀示众。
尽管李勣曾为他求情,但李世民认为单雄信勇猛过人且曾险些杀害自己,因此坚决下令将其处死。
单雄信被杀后,李勣收养了他的儿子,并答应照顾其家人。
所以,哪里又冒出个单雄信的女儿来?——
长安。
百济投降一事经长安邸报宣扬,已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市井街巷、茶楼酒馆,众人皆议论纷纷。
早朝伊始,御史们便纷纷出列,弹劾太子在辽东作为激进,称若再将百济交付其手,恐生大乱。
李世民面色平静,心中对这朝堂背后的暗流涌动一清二楚。
世家现在跟撕破脸没有多少区别了,摆明了是要遏制太子在辽东的发展。
虽说也符合李世民的平衡之策,但心里头的总有几分不爽利。
待众人说罢,李世民未置可否,只把目光投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出列,不卑不亢道:“陛下,臣以为,此事经邸报宣扬,已失偏颇。”
“百济投降本是美事,如今却成了攻讦太子的由头,实在不该。太子在辽东作为,虽雷厉风行,却成效斐然,收服高丽、新罗,让我大唐声威远播。”
褚遂良紧接着拱手道:“陛下,长孙公所言虽有道理,可太子行事触动世家根基,如今百济若归太子,恐日后难以制衡。”
话落,朝堂上不少臣子纷纷点头,五姓七望的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附和者众多。
房玄龄微微沉默,这件事现在闹到朝廷上,其实结局已然注定。
毕竟大唐作为天朝上国,小国投降附庸,自然不存在拒绝的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