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是百济送来的,向我大唐的投降书。”
如今的褚遂良,很大程度上,已经站在了五姓七望这边,严格来也不算魏王党。
这里面的局势很复杂,褚遂良本身算是太子党人,但他同样也是世家人。
不想魏王赢,却也不希望五姓七望输得太惨。
这样的心态,其实很多大臣都是如此,他们更希望现在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他们现在,包括后世的子嗣,都是安稳有序的。
太子太能搞事了,尤其是打击高丽贵族,新罗贵族这块,让他们感觉到不安稳。
当年,陈胜起义,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然后自汉朝金刀之谶后,似乎整个天下的流转,却一直都是王侯将相都有种乎。
中原王朝多次变革,却始终在世家的圈子里流传。
没人希望最底层的泥腿子爬上来。
可太子却这么干了。
若只是少部分,也就罢了,毕竟那只是少数。
然而太子的行为,却让他们意识到,在太子的眼里,没有皇帝与世家共治天下的想法。
太子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权在握。
褚遂良不能接受,太多世家之人,也不能接受。
所以现在的褚遂良,细致点说,他不是反对太子登基,而是反对太子对权力的变革。
如果太子愿意放弃新政,放弃那些不该有的想法,那么他还是坚定的嫡长子继承制的维护者,亦是太子党人。
李世民看了眼褚遂良手上的文书,抬抬手,让张阿难接过,送在案几上。
文书上,写明了百济愿意臣服大唐,成为大唐属国。
且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投降。
只请求大唐皇帝陛下的许可。
短暂的沉默过后,李世民扫了一眼殿内的众人。
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魏征,李靖。
常规来说,李靖不算君臣议事的常客,只是最近西域作战打焉耆,经常会有军事上的事情,所以李靖也会在。
“诸卿如何看?”
李世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询问几个大臣们的意见。
百济王太子扶余隆来到长安,时常关注辽东局势的李世民,又怎么不知晓。
鸿胪寺的官员上报,李世民非是没空,而是置之不理。
用脚指头都能猜到,百济国不对太子投降,反而是千里迢迢,让百济王太子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