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禁打趣道:“你们仨,也是朝中有名的‘刺头’,却连我的一碗茶都不敢受?”
这三人。
可让内阁烦死了。
海瑞就不说了,刚进京,就在政务堂给了元辅张居正难堪、难受。
没解决高官自降俸禄的问题,还要添上退还御府、御赐之物的烦恼,以后六部九卿大臣和地方总督巡抚,怕是要和元辅离心离德了。
朱衡的工部,两万五千里直道,那可是两亿五千万两纹银的朝廷开支,次相高拱向来吝啬,凡是国库所出账册必要过目,工部每从国库拿走一笔款银,次相就要心疼一次,在政务堂中理事,一天到晚能听几次,甚至是几十次,次相骂工部,骂朱衡的声音。
颜鲸逼迫刑部、大理寺,三法司搞出的重审过去十年大明朝狱事的事,也超过了内阁所想的范围。
颜鲸没有随便糊弄,而是真从浩如烟海的繁重案卷中,从密密麻麻的冰冷文字中,找出了不少冤假错案。
三法司查案,当然从京城,从天子脚下开始,这也就使得颜鲸第一批查出的人,牵扯了许多朝廷权贵。
哪怕与权贵公卿无关,也是权贵公卿的叔伯兄弟、门下豪奴干的坏事。
在颜鲸没有平定冤狱前,这些人仗着亲人、老爷的权势,在犯事后,能解决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再买通主审官员,就将一切粉饰。
这种方法好吗?
当然好!
几千年来都这样干的,解决的又快又利索。
但就有个小瑕疵,经不起查。
问题解决的快,思考问题的时间就肯定少,那解决起来,留下的“尾巴”就多。
以前官官相护,没人较真,许多事情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可颜鲸较了真,一个个冤假错案被翻出,幕后真凶纷纷露出水面,该杀的,全部抓住押往西市牌楼问斩,该流放的,一律三千里流放岭南,一个不饶。
如此,颜鲸得罪了不知道多少朝廷命官,内阁成天收到参劾颜鲸的奏疏,简直烦死个人。
海瑞、朱衡、颜鲸,堪称朝廷三大“问题官员”。
海瑞接过茶碗,道:“礼不可废!”
“你啊。”
胡宗宪无奈对朱衡、颜鲸示意,“坐,你们坐,别学他。”
朱、颜二人这才坐下来。
简单寒暄了两句,颜鲸望着海瑞,问出了心中的疑问,道:“兄长,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