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内心的笑容。
大唐如今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便是国内的人地矛盾。
说白了,也就是有限的土地养活不了太多的人口。
三亿多近四亿的人口,几乎已经到达了这片土地的承载极限。
李奕曾在京城四周视察过,几乎每一座山都是光秃秃的,每一寸可以耕种的土地,都被开垦成了农田。
可即便如此,这片土地上,依旧有无数人需要饿肚子。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去向外移民扩张,获得更多的土地之外。
也就只有提升田亩产量这一个选择!
而想要提升田亩产量,除去杂交培育优良品种之外,化肥是最简单有效的。
是故,李奕早在广州时,便已经着手投入资源,对化肥进行研究。
如今,总算是出了成果!
“那化肥的造价多少?能否量产?”
李奕继续问道。
化肥这种东西,只有大规模应用才有意义。
如果不能量产,那么化肥即便再能提升亩产,象征意义也将大于实际意义。
研究员闻言,当即回道。
“陛下放心,当前化肥的生产成本虽确实有些高,每吨化肥的生产成本约为一百块银元。”
“但是,等化肥厂开建,化肥大规模投产之后,生产成本必然可以大幅降低。”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化肥就可以得到大规模应用。”
李奕闻言,这才满意的点头。
“如此甚好!”
“化肥厂的用地批文和建设资金很快就可以拨下去,尽快开建吧!”
李奕知道如今化肥的生产成本依旧有些高。
化肥增产出的粮食甚至都不足以填补化肥生产成本,但这不重要。
正是因为成本高,所以才需要投产。
因为,只有投产,才能建设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才能靠着产业链去卷技术,卷生产。
然后,化肥的成本才能降的下来。
至于说前期的投入?
朝廷的财政部就是用来干这个的吗?
李奕把钱用来投资化肥厂,总好过满清拿钱去修园子!
在李奕看来,初期赔点钱无所谓,只要能把化肥的成本降下来,让化肥得以大规模应用,增加粮食产量。
这些都是值得的。
说话间,李奕迈步走下田垄,行走在麦田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