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项目的材料,也是会通过洞窟中积攒的功德,兑换李时珍远在千里之外的实验记录。
牛顿的语气忍不住有些阴阳怪气:
“你还没听明白【一穗传】。”
“高产的稻苗,遗传变异偶得之,性状并不稳定,须得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单穗单株,连续育种,只有选育八代乃至十代往上。”
“他李东璧,还要再等几代,才能够告诉社稷君师——”
“他的李稻,岁稔年丰……”
牛顿转过头,盯着李时珍的眼睛,语气不容置疑:
“李东璧,而要真的让百姓家家户户,种你的李稻,把陈年旧种,下定决心煮在锅里,吃进肚子……”
“大明朝一万万人的生活,要想骤变其微小之处,亦是要死人的。”
“何况,生存之要尔?”
牛顿很不高兴。
李时珍明明也很有修仙天赋,居然不注重论文数量。
把高产稻培育出来是一回事,观察大明社会的变动规律,又是另外性质上的研究。
也可以写好几篇文章了!
牛顿理直气壮:
“李东璧,你不要把我跟那些,没有丝毫修仙天赋的蠢货相比较。”
“每届科举,录取之数何其多。”
“天地之间,牛徐行只我一个!”
牛顿的脸被灯光与黑暗切成两半,眼睛没入沉沉的阴影里,让李时珍看不清他的神色:
“而且,你别以为自己名气不大,陛下可是听闻了你的名字,三日之后,已设部议,六部尚书、侍郎,皆来参与。”
牛顿一字一顿,说出的话像一颗钉子,把李时珍钉死在京城。
“你、我都得去。”
57936602
与天同怒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坛书院】 www.1went.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1went.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