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可不傻,杜寒雪没拍戏时犯病、一有戏就正常的情况见多了,自然不会再轻易相信。
然而,部分杜寒雪的粉丝看到网上有人骂自家“姐姐”,心里顿时不乐意了,坚称杜寒雪是带病辛苦出演。
这届网友也不是吃素的,针锋相对,直接在网上与杜寒雪的粉丝展开骂战。
既然要走演员的道路,就应该拿出相应的演技实力和作品出来才是,而不是一味的让粉丝去买账冲业绩,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做回爱豆。
萧嫣看着网络上乌烟瘴气的一片,双方各执一词,深刻感受到了粉丝的疯狂。
这场骂战终究会有平息的时候。
因为拍摄周期短,《门铃之后》电影在半个月后便跟各位观众见面了。
许多网友为了可以在网络上有发言权,第一时间冲进影院想看看杜寒雪的演技。
电影结束,大家却不约而同给电影打了低分,而此时,网上争论的重心也从杜寒雪是否炒作变成了玉溪导演拍摄大烂片。
“电影全篇都是在消费精神病患者,整个片长接近两个小时,难不成就让我看精神病如何发疯吗?”
“滤镜昏暗,框架没有任何主题,电影的摄影师是在用脚拍电影吗?实在不行换个主创团队吧,真觉得现在市场上烂片还不够多吗?”
“看见你们都在骂,我就放心了,这片子毫无核心,全是让精神病卖惨,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把电影票钱捐了。”
……
网友们一致的骂声纷纷席卷而来,就连江倩倩也下场贬低《门铃之下》这部实打实的大烂片。
但是奇怪的是,整部电影下来,没有任何人质疑杜寒雪的演技,反而开始怀疑杜寒雪的眼光。
他们觉得按照杜寒雪在娱乐圈混迹多年,还不至于分不清剧本的好坏。
玉溪虽然不是什么知名大导演,但好歹也能有几部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可是就是传说中“强强联合”的阵容,怎么会拍摄出这么烂的激情呢?
有影评人分析,玉溪导演过度地想要表达精神病人需要照顾的一面,所以将弱势群体拍摄得极其写实,并且将精神病人的不堪虽然描绘得淋漓尽致,但是却并不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
让观众看后觉得不够舒适,这部电影即便噱头十足、排片量高,除了预售票房,后续票房始终不见起色。
杜寒雪的粉丝为支持电影,大量购买电影票冲票房,但无论是好评还是评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