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早年不就定过调子了么: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
怎么老翻这笔旧账!
“殿下,封禅可是有好处的。”
古人说,“易姓而王,必封泰山。这是向上天启奏,江山变易,神器易主,也是君权神授的一种体现。
二是,利用人对于上天的敬畏,从而引导人像敬畏上天一样敬畏君王。进一步把“君权神授”这种思想深深的植根在人的意识里,稳固江山。
三嘛,震慑周边,汉武帝实行封禅的时候,十二部将军亲自率领十八万骑兵,一路高举着锦旗,绵延不绝,足足有上千里之远。
出了长城之后,一路向北,到达边陲地带,登单于台。如此兴师动众的行为,又怎会对这周边国家起不到震慑作用呢?
李承乾无奈一笑,掰起指头给李淳风算了一笔账,自祖龙至今,封禅的皇帝有四位,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光武帝。别人就不说,秦二世什么狗东西,他也封禅?就他那德性,踩上泰山,都算脏了那块地方。汉武帝、光武帝还效仿,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殿下,这秦二世封禅,不作数的!”
秦二世之前,祖龙已经封禅了,他这就是对父亲的模仿和对权力的展示,而非自身功绩,所以从来没人承认。
“扯,雁过留名,人过留声,他照着做了,就算!什么叫没人承认!”
“他什么档次,也能跟陛下相提并论?我看这泰山,不去也罢!”
封禅泰山,是件大事。可以不搞,要搞就是大动静。而且礼仪还得根据前朝往事、重新编纂。且封禅的过程,不仅皇帝难受,国家也得跟着难受。
什么从皇帝到随员都得搞斋戒,一般得提前三天,人饿的够钱,其次:先封后禅,泰山之顶祭天、梁父社首祀地;然后是金册玉牒,再往后是谢牛:就是牺牲以祭天;其他还有刻石记功、宣布改元和天下大赦等等,太麻烦了。
魏晋至南北朝,甚至到隋朝,为什么没人搞这东西了?
不仅是因为战祸不断,干戈不息,更是因为理不清个统序,根本没法去做。
“所以啊,我大唐要把这一篇填上,证明我皇唐,是天命所归!”
不是,李淳风怎么这么积极啊!人家文官劝陛下封禅,是因为封禅是展示皇权的机会,参与的文官都有机会获得晋升,省的兢兢业业的苦熬了。
李淳风是道官,太史令已经到头了好不好!怎么地,他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