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所分壤树谷”句:出自《山海经 禹曰》,文字处于《五藏山经》篇尾和《海外四经》篇首之间。)
“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少妍跟着轻声念了几遍,大禹这番话的意思,莫非是说——诸如眼前山水等等宝藏,是天地用来划分疆域、种植五谷的地方,戈和矛因此而产生,刀和铩由此而兴起,使有能力的人富足有余,使愚笨的人匮乏不足——她渐渐回过味儿来,忽而惴惴以问,“掉了半天书袋,妹妹你究竟想说什么呐?”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领会,在我看来,这段自有引申之意,说的是财富乃人人觊觎之物,但若礼崩乐坏,事不稽古,则狂狡有作不能制衡,为求归正,无不从流血而成,其上的五人之墓,便是一例。”子献想到古今兴废,犹为感慨,不由替少姝代答。
这些话出来,诸人心中无不凛然而生寒惧敬畏。
“此五位被当地人尊为仁义之士,可以说实至名归。时至今日,百姓们仍在口口相传,称道他们生前品行质朴,解衣衣人,乐善好施,在邻里之间素有口碑,非那起动辄械斗的登徒子可比,而在他们大义舍身之后,众乡民无不为之嗟叹动容,遂立碑以记,后来,又特为建造了一座五角亭子,慎而重之地嵌了起来,供后人瞻仰传诵。”少姝悠悠道,“清明前后,此间祭拜香火绵延不断。“
(碑碣:古代把长方形的刻石叫碑。把圆首形的或形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秦始皇刻石纪功,大开树立碑碣的风气。东汉以来,碑碣渐多,有碑颂、碑记、又有墓碑,用以纪事颂德,碑的形制也有了一定的格式。后世碑碣名称往往混用。)
(清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作为寒食清明文化的源发地,2011年,“介休寒食清明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其志其行,足与日月同辉。”子猷慢腾腾的语调里满是景仰。
“我晓得了,他们的碑碣缘何会立于这山顶上,又时时与源神庙同受香火,这所有尊崇本为他们应得。”王文娟喃喃自语。
“是的嫂嫂,据说争水当日,天上还真的出现了白虹贯日的奇景。”嫂嫂品鉴恰切,少姝深以为然,感佩之余忙又补充道,“所谓神祇,都是先天而在的真圣,凡人瞠乎其后,绝难企及,而唯有能放下己身,于国于民有大功者,才会被百姓奉作神明,为世代铭记供奉。”
(白虹贯日: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