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后世的许多工程师估计都已经很陌生了。
但是眼下华夏各行各业,只要涉及到制图,基本上都少不了它们。
特别是机械相关的行业,更是如此。
有时候一副大的总成图,你得花几天的时间才能画出来。
关键是画出来之后,万一需要修改,还不一定能够直接改,有可能需要重新画一幅。
那个痛苦程度,绝对是很考验人的。
学过《机械制图》的人,应该是很有体会的。
看到侯国民和陈晨星很是积极的投入到了制图大业之中,江辉没有再说什么。
好在朱建生也没有让他等太久就再一次的出现在了办公室。
“刚刚跟郑厂长谈话耽误了一些时间,我们现在边走边说吧。”
朱建生现在的心情很不错。
在首都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他作为系内为数不多的教授,也算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但是高校里头的教学研究跟企业那边还是有区别的。
就学校或者部委提供的那些经费,是很难支撑朱建生去把许多设计落实下去的。
就比如BJ212,就算是朱建生之前在学校里头带着团队独自完成了新一代产品的设计工作,也没有机会生产出来。
但是跟首都汽车制造厂合作就不一样了。
借着这个机会,完全可以让首都工业学院车辆工程系的实力和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明年系主任退休之后,他完全就有机会接任。
最关键的是这个项目一旦搞成功了,那么他在一机部那边也算是出名了。
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领导去参观,他这个主要负责人的名字,不可避免的会被许多人记住。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而要把这一切落实下去,那肯定是有许多事情需要跟江辉好好讨论一下的。
两人骑上自行车之后,没有踩的很快,而是跟着车流缓缓前行,这样子更加方便聊天。
“小江,你这个联络员,现在有许多眼光都聚焦过来了。”
“对于BJ212升级换代的事情,我觉得设计处和技术处在车型设计方面能够帮的忙是比较有限的。”
“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
江辉的专业能力,朱建生之前已经见识过了。
在不少领域,江辉的实力都是比自己这个当老师的都要强。
所以在交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