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满水壶,准备再次出发。
杜子春却坐着没动。
“小春子。”
杜子春伸手一指那边的石头:“老师,你说为什么会有水滴石穿。”
这问题,可是把老师给问住了。
话说,水滴石穿这成语传了千年,那科学上怎么解释呢。
一位师兄说道:“是水和石头撞击点形成的表面摩擦,这是物理反应。应该再加上撞击面上碳酸钙、水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两者导致的溶解剥离效应。”
专业。
这就是专业。
真正的学术人才,一定会用科学来解释一切现象。
可坐在那里的杜子春依旧没动:“不,我不信,因为没有谁真正实验过,我们实验室有个龙头有点小问题,我们的水池是铁的,而水池滴水的位置,却有轻微的突起,是物质的堆积。”
所有人停下了。
九厂,人数最多的就是研究员了。
可以说,都是研究科学的。
一位教授问:“小春子,那你猜测一下,还有什么原理可以解释。”
“是波。”
“波?”
所有人都不走了,放下背包。
几位教授,数位博士,十几位硕士,坐在泉水旁看水滴在石头上。
半个小时后,一位教授说道:“回,回实验室。小春子讲的有分道理,回去研究下。”
夜里,又招来了几个位同样感觉兴趣的泰斗,每个人贡献出一点超算使用时长,一套全新的理论设计出炉了,接下来就是细化、具化以及制作实物。
李大强看到的报告书是这样的。
将原本尾翼破甲中间的钨合金实心棒换成中空的,里面填充物还在研究,初步选择是铝,当然,也可能是合成塑料。
这样的东西撞到目标的时候,就象是水滴在石头上。撞击面会形成一道平面的正激波,这一道会被反弹,成型超过介质的音速运动。正前方会有一道弓形正激波,而后反回来的激波形成叠加……
最终,横向效应沿轴向减弱……
非常复杂的一套讲解。
换个学术能力差的,估计就是看天书了。
如果是白昊,直接翻最后一页,不要看过程,咱看结果。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在穿透深度与横向破片间取得最大平衡。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扎的深,然后扎进去了轰的一个来个满堂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