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得很清晰,虽然只是黑白照片,但无论是战俘营的规模、周围环境甚至战俘们脸上的表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杜聿明看了几张照片后,拿出一中一张照片道:“你们看,这个战俘营规模非常大,占地至少数百亩,而且房舍也排得密密麻麻。
从规模上看,这个战俘营里至少能容纳一万五千人,但实际人数就难说了。”
“实际人数至少也不低于一万人。”
罗卓英说话了,“你们看这张照片。”
他挑出了一张照片,指着照片道:“这张照片是从好几百米的高空拍摄的,从这里可以看到,战俘营的空地上全都站满了战俘。
光是这里至少就有六七千人,如果再加上房舍里的,我认为战俘的人数绝对不低于一万人。”
听着罗卓英的分析,高洪明和杜聿明点头表示赞同。
日本人不傻,他们既然建了能容纳一万多人的战俘营,自然就不会只关押几千人。
看完照片后,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三人面前,那就是应该怎么办?
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个情况,他们就不能无动于衷。
但究竟要怎么做,这个就很考验他们的能力了。
高洪明将照片随手放在桌子上,看向了二人:“罗长官、杜长官,这件事您二位怎么看?”
“这就是让人头疼的地方了。”
罗卓英伸手捏了捏鼻梁,露出一丝疲惫的神情。
“这样的事瞒是瞒不住的,肯定是要上报军委会并通知史迪威将军和英国人的,可我就怕英美两国知道后会闹起来。”
“闹起来?”高洪明好奇的问,“他们能怎么闹?”
“怎么闹?”杜聿明接过话题,“肯定是向委座施加压力,让咱们出兵将那些战俘救出来啦。”
“救出来,开什么玩笑。”高洪明一阵愕然。
营救战俘,乍看起来似乎没毛病。
但纵观整个二战史,基本上很少听说哪个国家会主动出兵营救己方战俘的。
这是为什么?
难道说各个国家都不关心己方战俘的死活吗?
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营救战俘是一项极其不划算也是非常危险的行动,一般来说都是远远都是弊大于利的。
理由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在《日内瓦公约》上签了字。
虽然不能指望大家都能严格遵守这个约定,但一般情况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