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碎屑,确保每一处都干净无虞。
这一步骤蕴含着双重意义:其一,鸭子经冷水一激,其肉质与鸭皮会瞬间收缩,这正是甜皮鸭外皮酥脆、肉质紧实耐嚼的秘诀所在。
其二,清洗能够彻底去除鸭子身上附着的香料碎屑,以免在后续的油炸过程中,这些碎屑因高温而焦糊,产生苦涩之味,既影响鸭肉本身的鲜美,又破坏了鸭子的整体观感。
毕竟,卤制过程中因糖色的加入,使得鸭子呈现出诱人的棕红油亮之色,这种色彩虽能瞬间吸引眼球,却也会让任何微小的黑点变得格外显眼。
因此,出锅后的即时清洗显得尤为重要。
清洗完毕的鸭子被整齐地码放在一个干净的竹筐内,旁边一台风扇轻轻吹拂,迅速带走鸭子表面的水分,同时促使鸭皮进一步紧致。
趁着这个时间,他迅速架起一口大锅,倒入足量食用油,并点燃炉火,着手准备油炸工序。
孟鸿泽等人将已经吹干的鸭子再次浸入麦芽糖水中,进行二次上色,以期炸制出的成品色泽更加油亮诱人。
待油温升至七成热时,黄骏稳稳地提起鸭子,缓缓将其投入沸腾的油锅中。
由于鸭子事先已经烹煮至熟,此时只需借助高温热油的力量,将外皮炸至酥脆红润即可出锅。
蘸过麦芽糖水的鸭子在热油的作用下迅速变色,由原先的棕红逐渐过渡为深邃的枣红色,外皮也随之变得坚硬而酥脆。
当用漏勺轻轻触碰鸭皮,发出清晰的摩擦声时,便意味着鸭皮已达理想的酥脆程度,可以出锅了。
随后,他们将炸好的鸭子捞出,放置于控油筐中,让多余的油脂自然滴落。
待鸭子稍微冷却后,便进入制作甜皮鸭最为核心的环节——抹糖。
这一步骤对于成就甜皮鸭的独特风味至关重要。
在此之前,他们精心准备了一个干净无尘的竹筐,并将其稳妥地置于托盘之上,以此作为盛放鸭子的专用容器。
这样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能够确保鸭子身上多余的糖浆滴落在托盘中,保持环境的整洁。
黄骏戴上一次性手套,拿起一只炸得金黄红润的鸭子,轻轻浸入尚带余温的糖浆之中。
他手持刷子,一丝不苟地在鸭子全身均匀地涂抹糖浆,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随后,他轻轻提起鸭子,微微抖动,让附着其上多余的、粘稠的糖浆自然滴落,最终将鸭子整齐地码放在竹筐内。
传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