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疗养院里的氛围也比较压抑的。”
袁威宏听了,有些心疼。
“子业,成长是很痛的,而没有大人支持和引领的成长,必然会更痛。”
“职业成长与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师父和邓老师能给你引领的路,终究有限。任何人能给你引领的路都终究有限,总有一天需要你们自己出去闯。”袁威宏的语气含着歉意。
其实袁威宏是想表达,如今的医院和科室是在给方子业拖后腿。
“师父,慢有慢的好处。”
“如果走得太快,反而欣赏不了来时路的风景,如果走得更慢一些,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人、很多事都非常美。”
“比如说最近,我就发现了,乔飞师弟是非常不错的一个人。”
“比如说,学术型二年级的硕士杜乔桂,其实天赋也很好。”
“比宁正阳还要稍微好一些。”方子业并不忌讳地说。
宁正阳是袁威宏的学生,是方子业直系的师弟。
“宁正阳也还行吧,中规中矩。只是各方面都不突出。”袁威宏回道。
“哦,对了子业,上周五我们医院的病理科又在给我们的骨病科提意见了,说我们骨病科手术送过去的病理标本总是不够。”
“这都已经是病理科不知道第几次提了。”
“标本不够?这话怎么说?”方子业的眼神立刻一闪。
“按照病理科曹群教授的说法,自从今年五月份后,我们骨病科给病理科提供的切片标本就越来越少。”
“病理科每次制作骨病科的标本都必须小心翼翼,还说杜主任他们虽然要对切下来的病理标本进行检测研究,但也要保证病理科可以正常工作!~”
“不过我们也不是骨病科的教授,倒是也不太好多说什么。”袁威宏的心态很稳,只吃瓜,不发表意见。
“或许杜主任也想制作新的骨肿瘤系吧。”方子业猜测道。
骨病科就是骨肿瘤科,每个有‘想法’的骨肿瘤科的教授,都想制作一套新的骨肿瘤系,特别是目前市面上尚未研发出来的骨肿瘤系。
一旦建成,就是补充了科研界的空白,科研成就是很高的。
“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病理科说杜主任他们送去的标本不够,难道杜主任就不怕病理科的病检出错?”
“不至于送去的肿瘤组织,只够制作一到两次标本的吧?”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