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价你们打算定在多少?”
袁天凡直接说道:“这个价格暂时保密,最终由我来给出一个数字。总之各位股东放心,现代货柜码头的资金渠道已经安排好了,此次对于七号货柜码头势在必得。”
好家伙,葛达禧、吴光政明白,这是林正杰安排的,那就是只相信自己的人,哪怕是股东,不到最后一刻也无法得知底价。
实际上,九仓、太古当然不会泄密,毕竟事关自己的核心利益。但袁天凡本人也不知道最终的低价,因为他需要听老板的旨意。
事后。
袁天凡来到林正杰的办公室,汇报了情况。
“目前,我们已经将董事会搞定,最终价格由我们填,他们也对此次投资充满信心。”
以前是群龙无首,如今现代货柜码头是会德丰说了算,自信不一样了。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如果你是李家成和马世民,会出价多少?”
袁天凡知道,想必其他富豪们,林正杰的风格更加‘激进’,看重的资产几乎会全力以赴。
所以,他最近也有研究对手,他沉稳的说道:“如果我是李家成和马世民,肯定会认为和记黄埔的现金流胜算极大,其次是现代货柜码头几乎不可能拿出70亿来投资,不会特意的针对;当然,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老板你后来居上,在商界的影响力和地位皆超过李家成,那么他肯定也会在这个上面较量.综合而言,我认为他们出价45亿比较可能性。”
林正杰闻言后,开始认真思考起来,货柜码头是现金流资产,而且它是稀缺的、固定的。不想住宅地皮,错过了就错过了,总能买到。
而7号货柜码头又尤为重要,错过了它,后面的八、九号将涉及更复杂的‘争夺’,不仅仅掺和了和港府的关系,还有内地官方参与进来,还有舆论等。
总之,要全力以赴。
“如果我们报价49亿呢?”
袁天凡倒吸一口凉气,随即说道:“如果报价49亿,我们在40亿范畴肯定是稳赢,而对手又不太可能出价50亿。但后期的填海、购置设备等费用,我们将需要投资约75亿左右。仅仅是利息,怕是每年都需要支出3~4亿港币。”
如今的最优惠利息,已经差不多6厘多,从去年股灾后,香港银行工会已经三次降息,而且还会继续降息。
“港灯不是拥有庞大的现金流储备嘛,是不是可以在事后,现代货柜码头发行新股给港灯,筹集一部分资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