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杰对这种话题不陌生,很多朋友在一起时,总会讨论这样的话题。他甚至碰到手下在一起,讨论移民的事情,当时他自然劝告一番。
此时,董氏是亲台的。
林正杰直接说道:“和谁混,香港都能两边得利,所以我相信香港会越来越好。”
董健骅很有兴趣的说道:“九七后呢?”
林正杰说道:“不必为十几年后担忧,我相信一G两Z会成功的。倒是董生呢,我对航运有些看法!”
董健骅见林正杰如此说,也没有摆架子,认为林正杰懂什么航运,反而虚心的请教道:“林生请讲!”
林正杰说道:“我知道董氏这些年大肆发展航运,已经拥有一个庞大的航运帝国,但我猜想,董氏的债务一定是相当的高,毕竟做航运基本就是靠负债经营。”
做航运,不仅仅是负债经营,而且还是欠款经营。运费会欠你的,卖船都要半年才给你结清,以免船出现什么问题之类的。
总之,这个行业水更深。
董健骅说道:“你说的不错,我接手如此庞大的基业,只能寄托明年航运恢复一些。”
林正杰摇摇头,说道:“董生,现在石油下跌是趋势,明年后年石油一定都会跌,因为美国需要将苏联拖垮,绝不允许苏联获得更多的资金,所以油船运输价格一定走低。至于货柜箱运输,港美运输航线后续运输总量或许增加,但竞争太激烈,调价不起来;而远东至欧洲的运费,更是不可能上涨,反而下跌可能性多。综合起来,明年或许会好转,但也是航运家最后的‘壮士断腕’的机会当然,这些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我和董生是朋友,才妄议,董生大可只是作为参考。”
交好未来的香港大佬,自然很有必要。
董健骅此时已经陷入一种思想上的斗争,别人的话,他或许不会理会,继续寄托航运恢复;但林正杰不一样啊,预判了香港地产走势,将资产甩卖给多少同行,全身而退的传奇人物。
李家成这些地产商人够牛了,但最多也就是抄抄低,但林正杰却可以高抛低吸。
“林生的意思是,明年会短暂出现航运转暖?”
“我的看法是,可能出现一点点好转,但后年可能是史上最寒冷的航运周期。而且这个周期,和三十年代的有的一比。”
董健骅顿时紧张起来,真碰到这种周期,那董氏基业可就完蛋了。
“林生,哪天有空,我想请你吃吃饭!”
“吃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