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林正杰不会全到美国去投资。
林正杰说道:“不需要!我们只需要在汇率上保证货币不变质,利息能赚回来,最终的目的是要抄底地产的。所以,30亿港币的贷款,泰富集团完全可以承受得起。一旦我们抄底地产成功,那么银行家又岂会担心资金收不回,自然也不会催我们还钱了。而如果投资美国太多,我担心资金安全,其次到时候撤回香港抄底地产,也需要时间。”
就好比置地现在的心理一样,就是拖着,万一地产回暖,那他们的债务就不是问题。
当然两家肯定不同,泰富集团的是美金,不会贬值;置地的是物业,要疯狂贬值,连同货币贬值一起,差距不知道多少呢!
袁天凡点点头,说道:“老板分析得很有道理!”
当然,前提是老板的分析,是未来的走势。否则,效果大打折扣。
4月3日,星期六。
全港的媒体都在报道——泰富集团收购香港电灯公司,又一个英资公司落入华资之手。
《星岛日报》:这是继‘李家成收购和记黄埔’、‘包玉刚收购九龙仓’之后的华资又一场大胜,林正杰也成为与包宇刚、李家成齐名的顶级财团首脑。
《工商日报》:泰富集团事先抛售大量的商业地产,获得资金30亿港币以上;且没有在地产高峰时,贸然进入发展地产。而是在香港股市回落的时候,全力收购香港电灯公司。这种投资上的调整,显示出林正杰有着极其高超的判断力和眼光。
《信报财经新闻》:如果说:九龙仓一役,是剑拔弩张、重锤出击、硝烟弥漫;和记黄埔一役,是和风细雨,兵不血刃。那么,港灯一役,便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泰富集团在地产高峰时的套现;地利:香港经济出现调整,股市回调;人和:置地和佳宁麻烦缠身,长实系还在消化。故,若论收购的难度,理应‘港灯一役’最难,林正杰没有包宇刚的财力,亦没有李家成多年来积攒的人脉关系,有的是对机会的把握。
媒体的报道,将林正杰的地位捧上神坛。
毕竟现在各家公司都是自身难保、小心翼翼的时候,泰富集团居然在没有银行提供贷款的情况下,成功将港灯拿下。
长实集团。
李家成看完报纸,脸色不喜的放下报纸。
“不想脚踏实地逐步经营,靠着炒卖资产发达,更是从事狙击的人,居然也和我、包船王相提并论。我们踏踏实实经营了三十年才取得如此成就,林正杰靠着炒卖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