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麦不想死,至少不愿意现在就死,他还想等着抗战胜利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他希望能在他的领导下,更多的中国人安居乐业摆脱贫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既是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个实用主义者,不然他不会选择牢牢跟随薛姓上将而置好友方显绝的困境于不顾,也不会在衡阳之战来临时断然选择跟着赵子立开启城市战时条例。
在战争中活下来的人,才有机会继续自己的理想,这就是赵君麦,没有绝对的好或者是坏,只有理想和实用的交织。
“这种堡垒,我将之取名为工蜂。”白胜声音虽轻,却无比坚定的说道。
“蜜蜂中有一种蜂叫工蜂,它的刺平时不会露出,只有察觉到危险才会露出,一根蜂刺也等同于一只工蜂的生命,它与工蜂的内脏相连,蜂刺出,工蜂死”赵君麦喃喃自语道。“这固然壮烈,可又有几人甘做此等必死之蜂群呢?”
“我们长官在昨日我四行团全军总动员的时候说过:向死而生这种事在以往战场上或许可以,但这次衡阳之战,却远远不够,此次我团抵衡阳,必须抱着向死而死的决心,才有百分之二三保住西南要地的可能性。”白胜低垂眼睑,低沉的回应道。
“哪怕拼死一战,也只有百分之二三胜利的几率吗?你们唐团长真是如此认为的嘛?”赵君麦眼中露出浓浓的苦涩。
他可没想到声名赫赫的唐刀会如此悲观,这和他看到的自信笃定的唐大团座可不太一样。
“是的,我团座长官说了,唯有全军悍不畏死,才有胜利的可能性,但若是抱着我要活着的念头,那很有可能连这百分之二三的可能性都没有了。”白胜继续说道。
“赵长官您知道吗?团座长官这次没有留下什么遗书或与妻书,澹台院长没有走,她主动留下来重操旧业,担任团长的秘书和战地记者。”
“什么?澹台明月没离开?那你们唐团长的公子怎么办?”赵君麦不由瞪大了眼睛。
在方显绝还未回来之前,第10军包括他们这些衡阳大大小小的官员,可都提前做好了准备,有家眷的,在五月初就已经乘坐火车往桂省或是昆省而去,别说妻儿了,就是侧室和相好的,估计早就远离湘省这个战区了。
像唐刀这样,把老婆孩子都留在战场上的,真的是千古奇闻。
“山河和澹台处长走了,本来澹台处长是死活不愿意离开的,澹台院长和其小弟澹台明镜都在军中,他这个当爹的如何舍得,但架不住团座夫妻俩跪地苦求。”白胜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