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设计的这套制度是个很明显的战时体系,大金国统治下的所有人都被军事化管理了,既不是民也不是军,或者说既是民又是军。
这个体系有点像后世的生产建设兵团,采用军事化管理,平日里既生产又军事训练,放下枪就是工人和农民,拿起枪则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它的好处很明显,几乎全民皆兵,在保持战斗力的同时也兼顾了生产。同时弱点也很明显,既然是兼顾,肯定不如专业的能力强,在后勤生产方面能力不足,更谈不上发展文化和经济了,只适合短时间应急,不能够长治久安。
大金的八旗全掌握在努尔哈赤和其子孙手中,正黄和镶黄总共65个牛录由努尔哈赤亲领;正白旗25个牛录,旗主是皇太极;
镶白旗15个牛录交给了褚英之子杜度;正红旗25个牛录旗主是代善;镶红旗26个牛录旗主是代善的儿子岳托;正蓝旗21个牛录旗主为莽古尔泰;镶蓝旗33个牛录旗主是侄子阿敏。
除此之外还指定了四大贝勒,按月轮流值班,共同管理国中一切机务。他们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同时他们还都是旗主,所以被称作旗主贝勒,权势非常大。
但光靠旗主和贝勒还是不够用,毕竟现在建国了,多出来不少事务必须得有人协助完成,于是又设立了四位辅政大臣。
这个职务类似于汉人的宰相,或者大明的六部尚书,每人负责一摊事务,但又没有完全的独断职权,遇到重大问题只能参谋提意见。
他们分别是瓜尔佳.费英东、钮钴禄.额亦都、董鄂.何和理、佟佳.扈尔汉。这四位都是最初跟着努尔哈赤起兵的老哥们,背后代表着四个很大的族群,虽不能给予旗主的权力,当个辅政大臣也算是种补偿和拉拢。
其实应该有五位辅政大臣的,只可惜觉尔察.安费扬古没福气,和褚英一起战死在了大明京城外。不管努尔哈赤如何在葬礼上痛哭流涕顿足捶胸,毕竟不能让死人当大臣。
这次举倾国之兵西进讨伐大明,努尔哈赤是下了血本的,除了把身体不太好的费英东和镶红旗旗主贝勒岳托留在后方,剩余的旗主贝勒、固山额真、辅政大臣倾巢出动,誓要一战定乾坤。
按照努尔哈赤的计划,大金军队的攻击重点选在了山海关。听上去这个计划好像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拗,实际上却挺符合作战意图。
此次大军出动不是为了劫掠和骚扰,而是要打通向西的路径,扩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