刎颈交。
陈胜自大泽乡举义,已有月余,反秦之业如日中天,从者如蚁,但像张耳、陈余这样的名士,却不曾见,自然是满面欢喜,连道了两声“请”,尚不尽意,又特地下阶伫候,表明敬意。陈县那一帮三老豪杰,倒也知趣,一个个躬身而退。陈胜将张耳、陈余迎至客厅,分坐在自己两旁,彼此寒暄了几句之后,陈胜直言不讳地问道:“陈县的三老豪杰,齐声劝我称王,您二位觉着可不可行?”
张耳率先反对,并娓娓道出一番不可称王的道理。
他道:“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嗣,疲民力,竭民财,暴虐日甚。今元帅瞋目张胆,万死不顾一生,为天下驱除残贼,真是绝大的义举。唯现方发迹至陈,亟欲以王号自娱,窃为元帅不取!愿元帅莫急称王,速引兵西向,直指秦都。一面立六国后人,自植党援,裨益秦敌。敌多力自分,与众兵乃强,将见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号令诸侯,诸侯转亡为存,无不感戴,元帅若能怀柔以德,天下自相率悦服,帝业也可成就了,还要称王何用!”
陈胜急于称王,哪里听得进去,默默地摆弄着茶杯,满面不悦之色。
陈余见状,忙代张耳解释道:“元帅心怀大志,必有统一海内、位登至尊之雄心,若仅据一隅,便拟称王,恐天下之人将疑元帅起兵有私,致使人心离散,到那时,元帅悔之晚矣!”
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陈胜不想再让二人在他耳根聒噪,起身说道:“称王之事,关系重大,二位容本帅再好好想一想,但二位的一片好意,本帅没齿难忘。二位奔波一天,想必已经很累了,请到驿馆歇息片刻,本帅设宴为二位洗尘。”
陈胜这一想,便是半月。半月后宣告称王,改国号为张楚。张耳、陈余倒也识相,不只未再劝阻,反上表称贺。是时,河南一些郡县,苦秦苛法,闻陈胜称王,纷纷杀官杀吏,以应陈胜。胜便命吴广为假王,田臧、李归为偏将,统兵五万,西向攻取荥阳。张耳、陈余见有机可乘,便由陈余出面,拜见陈胜,晓以北征之利。余道:“大王起兵梁、陈,志在西讨,人关建业,一年半载,怕是很难顾及河北。臣曾游过赵地,深知河北地势,也结交了一批英雄豪杰,臣愿独领一军,北略赵地,既可牵制秦军,又可安抚赵民,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陈胜见他说得有理,当即允道:“此计甚好,只是……”他顿了一顿说道:“吴王已率大军西征,本王驾前兵马有限,北征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